现代有轨电车在旅游城市的适用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在旅游城市的适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人口集聚,交通的滞后发展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同时,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是世界各国城市缓解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具有运行可靠、舒适、节能、环保等特点,属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符合当今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它在不同区域的应用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首先,文章界定了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概念,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并与胶轮式捷运系统和BRT进行对比,为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模式及其在旅游城市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对国内外有轨电车应用实例的分析,从功能定位的角度总结了现代有轨电车的九种应用模式,并结合城市特征分析了不同应用模式的特点,然后提出了现代有轨电车建设运营的相关建议。第三,在分析旅游城市交通需求特征的基础上,论证了现代有轨电车符合旅游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要求,进而提出现代有轨电车在我国旅游城市的三种主要应用模式,分析了有轨电车系统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效益。最后,文章通过现代有轨电车在旅游城市的应用实例,详细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在旅游城市应用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 应用模式 旅游城市 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2.4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研究背景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7-9
-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9-10
- 1.3.1 研究意义9
- 1.3.2 研究内容9
- 1.3.3 论文框架9-10
- 1.4 本章小结10-11
- 第二章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概述11-17
- 2.1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界定11
- 2.2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11-13
- 2.3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特点13-14
- 2.4 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比较14-16
- 2.5 本章小结16-17
- 第三章 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模式分析17-32
- 3.1 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案例17-24
- 3.1.1 国外应用案例17-21
- 3.1.2 国内应用案例21-24
- 3.2 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模式类型与分析24-29
- 3.2.1 应用模式类型24-25
- 3.2.2 应用模式分析25-29
- 3.3 现代有轨电车建设运营的相关建议29-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旅游城市现代有轨电车适应性分析32-41
- 4.1 旅游城市交通特征32-33
- 4.1.1 交通量的季节性波动特征32-33
- 4.1.2 交通服务的高品质特征33
- 4.1.3 交通设施对景观的高敏感度特征33
- 4.2 现代有轨电车与旅游城市交通需求的契合33-35
- 4.2.1 与运输需求的契合33-34
- 4.2.2 与服务品质的契合34
- 4.2.3 与景观环境的契合34-35
- 4.3 旅游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模式35-36
- 4.4 旅游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效益分析36-40
- 4.4.1 经济效益36-38
- 4.4.2 社会效益38-39
- 4.4.3 生态效益39-40
- 4.5 本章小结40-41
- 第五章 工程应用实例41-54
- 5.1 武夷新区城市概况41-44
- 5.1.1 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规划42-44
- 5.1.2 交通发展现状44
- 5.2 现代有轨电车在武夷新区的适应性44-47
- 5.2.1 与区域发展规划的适应性44
- 5.2.2 与交通综合需求的适应性44-47
- 5.3 有轨电车制式选择及车辆选型47-48
- 5.3.1 有轨电车制式选择47-48
- 5.3.2 车辆选型48
- 5.4 线路设计48-52
- 5.4.1 线路概况48
- 5.4.2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48-49
- 5.4.3 车道布置方案49-50
- 5.4.4 站台布置方案50-52
- 5.5 项目效益分析52-53
- 5.5.1 经济效益52
- 5.5.2 社会效益52-53
- 5.5.3 生态效益53
- 5.6 本章小结53-54
- 第六章 总结54-56
- 6.1 主要工作回顾54
- 6.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54-56
- 参考文献56-58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诗华;;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水电旅游城市[J];中华建设;2007年12期
2 朱德良;魏太兵;;旅游城市休闲房地产的构建[J];山西建筑;2010年27期
3 ;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05期
4 姚昆遗;;以标准化引领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J];质量与标准化;2011年08期
5 杨金华;;武广高铁对湖南沿线旅游城市可达性的影响[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李永彬;沿海旅游城市容流展望与建议[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3年06期
7 金波,吴小根;中国旅游城市体系研究[J];城市研究;1999年05期
8 刘发良,郑建明;著名旅游城市肇庆市的城市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3期
9 张兰;非旅游城市国有公园发展现状与思考[J];当代建设;2001年05期
10 雷翔;论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通[J];规划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紫境;李云鹏;黄超;;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构建方法研究[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2 谢彦君;;当前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另类解读[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蔡萌;汪宇明;吴文佳;钱磊;;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模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李玲玲;;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以广东东莞市为例[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5 汪宇明;蔡萌;;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路径[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6 黄贵宝;;迈向市场国际化的旅游新平台——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总部在北京设立[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7 郭玉增;罗士龙;;廊坊的定位——旅游城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唐子颖;吴必虎;;旅游城市公共游憩地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郭伟;;秦皇岛优秀旅游城市产业发展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10 苏泽群;;旅游城市的生态建设——对扬州建设生态市的思考[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菊霞 林翔;以人为本旅游城市魅力之源[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记者 王红梅;我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3 旅言;听取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汇报[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会议召开[N];淮南日报;2007年
5 万京华;高标准创建优秀旅游城市[N];莱芜日报;2007年
6 胡斌;太原再次入选十佳避暑旅游城市[N];山西政协报;2007年
7 市政府副市长 李秀芝;加强领导 广泛参与 全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N];通辽日报;2007年
8 苏凯;郜秀菊:齐心协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N];驻马店日报;2007年
9 记者 牛元;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创优工作推进会昨日举行[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10 秀娟 守英;遵化市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验收[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红梅;中国中小旅游城市竞争力系统结构与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2 连晓燕;旅游城市的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姜科;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旅游城市形象及旅游者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小霞;中国三线旅游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真松;旅游者对旅游城市环境风险行为响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3 吴广正;基于就业和居住视角的中小旅游城市丽江经济空间演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戴平娟;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覃功;现代有轨电车在旅游城市的适用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6 王华;旅游城市发展潜力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7 刘迎辉;西安旅游城市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颜文华;洛阳市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迟紫境;优秀旅游城市的转型与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0 胡广林;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市民认知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在旅游城市的适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