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存在拥堵路段的道路网交通流分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3:07

  本文关键词:存在拥堵路段的道路网交通流分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和规模的急剧增长,居民交通出行需求也相应增长,在早晚高峰期间或雨雪等不良天气影响下,经常会诱发城市路网大面积的交通拥堵。交通拥堵已成为世界各大城市的通病,从多方面影响城市的良性发展。城市道路网规划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的先行工作,有效的规划有利于为城市交通的组织管理与实时控制提供结构层次与空间布局合理的物理基础。因此,从城市道路网规划阶段分析存在拥堵路段状态下的道路网交通流分配,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了克服传统交通流分配模型不能有效刻画存在交通拥堵的交通路径选择行为,以及探讨交通拥堵对交通流分配的影响,本文分别以路段和路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路段交通流特性与存在拥堵路段的道路网交通流分配方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首先,基于实际道路网中交通拥堵状态的存在,引入需求交通量、分配交通量、迟滞交通量的概念;基于速度-密度线性关系,构建畅通与拥堵状态下的路阻函数,克服了传统的阻抗函数不能反映路段由畅通状态到拥堵状态的缺点;以及提出了道路需求交通量大于其通行能力时交通量的“拥堵迟滞”机制,构建了静态拥堵交通流分配模型的增量分配法和迭代加权法,描述交通拥堵对交通流分配的影响。其次,以路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存在拥堵路段道路网的分配交通量,分析绘制了网络交通流的宏观基本图;基于网络变换算法仿真分析了路网中起讫点的数量对路网交通流特性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路网最优状态下需求交通量的最佳分布比例。最后,基于拥堵状态下路段和路网的交通流特性,对交通规划中的交通区位理论进行了分析。定义了道路网中的“区位路段”与“次要路段”,分析了区位理论在路网改造优化时不同交通状态下的优点和缺点。
【关键词】:交通拥堵 交通流分配 需求交通量 分配交通量 宏观基本图 交通区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ARCT7-18
  • 1 绪论18-24
  • 1.1 依托项目18
  • 1.2 研究背景18-20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20-21
  • 1.3.1 研究目的20
  • 1.3.2 研究意义20-21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21-23
  • 1.4.1 研究内容21-23
  • 1.4.2 研究方法23
  • 1.5 本章小结23-24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24-38
  • 2.1 交通流分配理论24-29
  • 2.1.1 交通流特性24-27
  • 2.1.2 交通流分配相关概念27-28
  • 2.1.3 交通流分配方法28-29
  • 2.2 交通拥堵问题研究29-31
  • 2.3 网络交通流宏观基本图31-34
  • 2.4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区位理论34-37
  • 2.4.1 交通区位理论概述34-36
  • 2.4.2 交通区位理论研究现状36-37
  • 2.5 本章小结37-38
  • 3 拥堵条件下静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38-56
  • 3.1 静态拥堵交通流分配模型38-42
  • 3.1.1 概念定义38-39
  • 3.1.2 路段阻抗函数39-41
  • 3.1.3 简单路网的交通流分配41-42
  • 3.2 基于增量分配的求解算法42-46
  • 3.2.1 算法思路42-44
  • 3.2.2 求解步骤44-46
  • 3.3 基于迭代加权的求解算法46-50
  • 3.3.1 算法思路46-47
  • 3.3.2 求解步骤47-50
  • 3.4 算例50-54
  • 3.4.1 算例分析50-53
  • 3.4.2 与传统交通流分配模型对比分析53-54
  • 3.5 本章小结54-56
  • 4 基于宏观基本图的交通流特性分析56-74
  • 4.1 路段交通流特性分析56-60
  • 4.1.1 需求交通量与分配交通量56-58
  • 4.1.2 交通量-速度-密度58-60
  • 4.2 路网交通流特性分析60-67
  • 4.2.1 参数定义与计算61-62
  • 4.2.2 仿真参数设计62-63
  • 4.2.3 仿真结果分析63-65
  • 4.2.4 路网宏观基本图分析65-67
  • 4.3 路网宏观基本图影响因素分析67-71
  • 4.3.1 网络变换算法67-68
  • 4.3.2 起讫点数量敏感性分析68-70
  • 4.3.3 需求交通量最佳分布比例70-71
  • 4.4 本章小结71-74
  • 5 静态拥堵交通流分配模型应用研究74-88
  • 5.1 仿真参数设计74-76
  • 5.2 概念定义76-77
  • 5.3 路网优化方案研究77-81
  • 5.3.1 区位路段升级77-79
  • 5.3.2 次要路段升级79-81
  • 5.4 优化方案效果评价81-86
  • 5.4.1 需求交通量与分配交通量关系分析81-82
  • 5.4.2 密度与速度关系分析82-83
  • 5.4.3 路段需求交通量变化分析83-86
  • 5.5 本章小结86-88
  • 6 结论与展望88-90
  • 6.1 研究结论88-89
  • 6.2 研究展望89-90
  • 参考文献90-94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4-98
  • 学位论文数据集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民,熊烈强;与车辆跟驰理论统一的一维交通流动力模型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徐伟民,熊烈强;与车辆跟驰理论统一的一维交通流动力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年01期

3 冯蔚东,陈剑,贺国光,刘豹;交通流中的分形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3年06期

4 俞洁,杨成斌;交通流理论发展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杨瑞,李洋,吕文超;城市干路交通流实施混沌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年10期

6 李松;贺国光;张杰;;基于交通流灰色关联熵的交通流无序转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1期

7 冯蔚东,贺国光,刘豹;交通流理论评述[J];系统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8 袁振洲,李巍屹;加强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论述[J];科技导报;2000年09期

9 张鹏,刘儒勋;交通流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和模拟(Ⅰ)[J];计算物理;2001年04期

10 王晓原,隽志才,贾洪飞,朴基男;交通流突变分析的变点统计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戴世强;刘儒勋;;多等级交通流中的非线性波及其数值模拟[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2 戴世强;;交通流研究与技术科学思想[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3 王立锋;李正熙;;基于车辆跟驰理论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仿真[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立锋;李正熙;;基于车辆跟驰理论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仿真[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二)[C];2005年

5 陈建阳;孙立军;杨东援;;交通流及其复杂性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于建玲;关积珍;刘静;李军;王贞君;;交通流的多重分形性质与交通拥堵关系的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邝华;张国新;;城市路网四向交通流的时空斑图动力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李军;朱雪良;关积珍;;快速路交通流检测器干扰问题[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范炳全;李宝强;马春林;童道琴;;高架道路交通流的控制方法[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赵慧;于雷;耿彦斌;;国内外实时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比较与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高坤;从基本图方法到三相交通流理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彭光含;交通流复杂耦合动态特性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曹宝贵;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星毅;基于相似性的交通流分析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莉;城市主干道交通流的分形理论与系统模拟[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李松;交通流混沌转化现象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田钧方;基于基本图和三相交通流理论的离散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李兴莉;交通流的随机因素分析和相变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10 庞明宝;交通流混沌智能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兴义;交通流混沌研究初步[D];天津大学;2003年

2 赵培丰;非常规道路的机动车碳排放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3 徐晓丹;城市隧道出入口交通流拥挤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杨江波;基于HMM的短时交通状态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姜茹嫣;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张锦龙;高速公路特殊路段交通流仿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7 陆静晔;基于代理的交通流建模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周悦;基于预测控制的道路交通生态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9 李梅;存在拥堵路段的道路网交通流分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张勇;交通流混沌的小样本判定方法[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存在拥堵路段的道路网交通流分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6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