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结构变形特性及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3 13:22
【摘要】:传统盾构法隧道需要事先构筑两个深大工作井,从而满足盾构的始发和接收要求,隧道的暗埋段则采用明挖法施工。而许多城市隧道工程,从功能上不需要设置工作井,暗埋段施工则占用了大面积地面场地,对周边环境影响大。随着城市的更加拥挤,建筑的更加密集,在地面与地下隧道的交通接线工程中,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技术(Ground Penetrating ShieldTechnology,简称GPST)”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其利用盾构掘进替代暗埋段明挖,可省去地面开挖面积约50%,减少搬拆迁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浅埋导坑替代深大工作井,减少施工风险和开挖方量,缩短建设工期。 本论文针对该技术在地面出入段隧道(小于0.3倍隧道直径覆土)建设中面临结构变形的核心难题,通过理论计算、三维仿真和模型试验等科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变形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管片稳定装置研发应用、同步注浆控制、盾构姿态控制、隧道抗浮控制技术。论文创新点如下: (1)针对地面出入段隧道管片受力特点,提出了修正三角形抗力计算公式及壳-弹簧计算模型,通过管片结构试验首次分析了管片荷载模式及计算模型的适应性,并提出了隧道结构变形的特性。 (2)基于超浅覆土盾构推进时管片容易发生变形的特点,研究了隧道整环刚度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首次设计出能增强隧道整环刚度的稳定装置,并对装置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 (3)通过国内最大地下试验平台多工况模拟掘进,创新研发了“高流动性早强型(HE)”专用同步注浆浆液配比及压注工艺,解决了局部外露地表条件下的隧道周边浆液充填的难题,结合对注浆孔位置、注浆压力等施工参数的研究,减小了隧道变形。 (4)依托国家863试验平台研发了“高粘度低比重触变型(GS)”土体改良专用泥浆,解决了盾构正面超低压环境下的正常进排土,有效控制了盾构姿态,保证了管片拼装精度;首创研发并应用微调型管片稳定装置,有效控制了管片脱出盾尾阶段的管片变形;同步注浆以及隧道抗浮控制技术,保证了隧道稳定性。 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南京轨道交通6号线地下与地面连接段隧道工程,隧道轴线控制在±50mm以内,椭圆度小于0.4%,上浮量小于15mm,无管片接缝渗水现象,为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技术和工程支持。 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技术突破传统盾构法隧道对覆土的限制,研发的结构变形控制技术可保障隧道的质量要求,实现了地下隧道与地面道路连接的一体化施工,为特殊环境下的隧道线路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方法。该技术成功应用于轨道交通地面连接段隧道建设,属国际首创,其整体施工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55.43
【图文】:
地下立交
目前城市地下道路一般分为浅埋的地下立交(图 1.1)和深埋的公路隧道(图1.2)。当前城市地下立交多采用明挖法施工,该施工方法将导致地面交通翻交改道、河道临时封闭或改道、管线搬迁、构筑物拆迁等,影响较大,前期需协调单位较多,拖延工期,增加投入。深埋城市道路隧道,为了盾构的始发和到达,需要设置深大的工作井、设备段及暗埋段等。上述基坑开挖深度大(一般 20~30m),造价昂贵,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非常大[3-12]。图 1.1 地下立交 图 1.2 深大的公路隧道基坑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此外,轨道车辆段及部分由地面段渐入地下段的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工作井主要为满足盾构机始发、到达要求。一些市政管路隧道如排水、蓄水、通信、电力、燃气、共同沟等市政管路隧道,设计设置工作井,仅作为临时施工结构,施工后覆土回填,造成较大浪费(如图 1.3、图 1.4 所示)[13]。
本文编号:277969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55.43
【图文】:
地下立交
目前城市地下道路一般分为浅埋的地下立交(图 1.1)和深埋的公路隧道(图1.2)。当前城市地下立交多采用明挖法施工,该施工方法将导致地面交通翻交改道、河道临时封闭或改道、管线搬迁、构筑物拆迁等,影响较大,前期需协调单位较多,拖延工期,增加投入。深埋城市道路隧道,为了盾构的始发和到达,需要设置深大的工作井、设备段及暗埋段等。上述基坑开挖深度大(一般 20~30m),造价昂贵,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非常大[3-12]。图 1.1 地下立交 图 1.2 深大的公路隧道基坑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此外,轨道车辆段及部分由地面段渐入地下段的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工作井主要为满足盾构机始发、到达要求。一些市政管路隧道如排水、蓄水、通信、电力、燃气、共同沟等市政管路隧道,设计设置工作井,仅作为临时施工结构,施工后覆土回填,造成较大浪费(如图 1.3、图 1.4 所示)[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漩,黄宏伟;盾构隧道衬砌设计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2 朱伟;郭涛;魏康林;;盾构用气泡的性能及对开挖土体改良效果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3 韩月旺;钟小春;虞兴福;;盾构壁后注浆体变形及压力消散特性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4 谢录科;胡旭跃;朱光涛;;水下盾构隧道施工管片上浮控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5 侯学渊,廖少明;盾构隧道沉降预估[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3年04期
6 曾晓清,张庆贺;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新进展[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5年01期
7 陈明雄,傅德明;上海软土地层浅覆土盾构隧道冻结加固模拟试验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6年03期
8 周文波,胡珉;隧道叠交施工地层移动的数学模型[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0年04期
9 曹文宏;杨志豪;李冬梅;;盾构隧道上浮的力学机理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年04期
10 周顺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779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7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