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起重机防摇摆最优控制算法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13:57
【摘要】:起重机常用于港口机械搬运集装箱和货物,对于制造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起重机的运行,吊重容易产生摆动,严重影响了起重机的工作效率。为了减小起重机在装卸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摇摆现象,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本文采用最优控制算法对起重机系统进行防摇摆设计。本文通过实验建模进行系统辨识和数据采集,得到重物摆角与速度的表达式,再对系统进行机理建模。分析系统力学结构,通过Lagrange方程得到起重机关于二维平面吊重摇摆非线性模型的表达式。然后对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做出一些必要假设,忽略了建模过程中的次要因素和干扰问题,进一步简化了起重机系统的摇摆动力学模型,得到了起重机系统的传递函数以及状态方程。经过Matlab的特性分析,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性。针对已建立的模型,本文采用了三种最优控制方法:时间最优控制、时间和角度最优控制、Bang-Bang控制,并对每一种方法分别进行了解析、推导和验证。为消除起重机运行过程中重物的摇摆并使小车准确到位,时间最优控制解决了小车在启动阶段、匀速运动阶段、制动阶段的时间最佳控制点;时间和角度最优控制通过建立优化指标和边界条件,得到了最优的速度控制曲线;Bang-Bang控制加快了小车的运行速度,通过能量的守恒与转化,逐层建立优化指标与限制条件,有效地控制了吊重摆角。将三种控制方法分别进行多组Simulink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基于贝加莱PCC的起重机实验平台,介绍了起重机实验系统的结构组成,包括硬件配置与软件使用,并绘制了电气原理接线图,分析了起重机系统人机界面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流程,对相应步骤和功能使用情况进行了阐述。通过Automation Studio软件进行C编程,将控制算法应用于起重机实验平台进行多组实验,分别采用时间最优控制、时间和角度最优控制,Bang-Bang控制的方法运行系统。为达到最佳状态,调整控制变量参数,得到了三种不同的最优防摇摆效果。实验表明,三种控制算法均能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摆角控制在10°以内,且均能准确到达指定位置,位置误差控制在0.2%以内;并且,当起重机运输货物距离不同时,就近可选择时间和角度最优控制、Bang-Bang控制,就远可选择时间最优控制或Bang-Bang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273;U653.921
【图文】:

起吊设备


(a) 龙门桥吊 (b) 门吊 (c) 港口桥吊图 1-1 起吊设备起重机如今成为一种现代化的大型搬运工具,广泛应用于码头、港口,它有着如下优点:占地面积小,搭建快速且灵活,为搬运物料节省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负担。而且起重机的结构非常简单,不仅为驾驶员的操作带来了方便,还能够载重大质量货物。起重机的广泛使用实现了货物的方便运输、增大了安全生产的保障力度、减轻了体力工人的劳动负担,并且极大程度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贸易已经进入全球化,起重机作为港口运输机械的主力军,其发展与革新也将到达一个新的里程碑[1]。但是,随着港口货运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对其自动化运行、快速有序化搬运和安全性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保障生产秩序的安全稳定[2]。就目前而言,我国普遍使用的起重机控制系统,很大一部分还通过继电器装置来实现货物的搬运,这种结构不利于自动化生产,也不能保证运输的安全性,还容易造成事故带来危险。另外,在起重机运行时,由于惯性导致吊重产生摆动,不利于大小车准确定位,延长了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受到影响。起重机产生摇摆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两个:一是由于惯性作用,起重机大车、

系统模型图,吊重,起重机,系统模型


要综合考虑引起吊重摇摆的各种因素,然后分别采用进行处理,克服不确定情况。为了对起重机的防摇摆要对吊重摆动产生的原因及过程进行研究,这样有利实现小车的精确定位。重系统介绍的小车和吊重机构如图 2-1 所示,它们之间通过非刚的。当起重机的大车或者小车开始运动,也就是指当时,而且暂时不考虑外界各种扰动因素的情况下,我两种运动状态:情况一,当大车或小车独立工作时,面内,吊重产生的摆动与单摆的简谐运动模式相仿;工作时,吊重将会以静止状态的垂点为中心、以连接类似于曲面的衰减振荡运动。许多研究人员和专家通况是由第一种情况组成的三维空间。ozxy桥架

防摇,起重机,实物


起重机防摇摆最优控制算法应用研究度最小,即要求偏离钢绳中心垂直线 h 的程度尽可能小。这样就能满足吊重摆角(与吊重连接的钢绳 l 和垂线 h 的夹角)减小到零度或减小到预设的可接受范畴内。如若吊重摆角不为零又或者远大于可接受范畴时,所产生的摆幅能够花费尽可能短的时间,减小到零或者减小到预设的可接受范畴内。本文实验使用的起重机防摇摆控制系统,是由贝加莱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所提供。它主要由各种模块组合而成,包括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X20 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CC)、直线导轨、摆锤、操作面板开关电源、导线等。起重机防摇摆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正面是系统的机械部件和电机模块,背面是系统的电气模块。实验设备被牢固安放在特制电气柜里,美观且实用。电气柜是由特制的铝型材料作框架与透明有机玻璃作挡板组合而成,装置配备了安全门,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同时也为系统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起重机防摇摆系统实物如图 2-2(a)(b)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威娜;;具有密度制约的HIV动力系统最优控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年15期

2 赵娜;甘露;;切换系统的稳定性与二次最优控制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3 王玉龙;戚爱春;薛文涛;;《最优控制》研究生课程网络化建设的理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31期

4 谢永斌,段备战,谢凯年,刘文江;自寻最优控制综述[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6年01期

5 谢永斌,罗忠,胡保生;自寻最优控制原理及其方法[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6 龙复兴;大结构系统的最优控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7 张洪斌;;裂纹诊断反问题的最优控制法[J];山西矿业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8 刘寿之,王天宝;锅炉燃烧系统的动态自寻最优控制[J];信息与控制;1991年06期

9 程光弼;段春玲;;发电厂最优控制中反馈初始矩阵的确定[J];水电能源科学;1987年02期

10 刘志东;付明义;;最优控制的一种改进算法[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维韬;冯德兴;;奇异最优控制的渐近分析和一个未解决问题[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下)[C];1991年

2 时贞军;王长钰;;洗煤过程控制中的最优控制模型及求解方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吴庆林;陈宗海;董道毅;;量子最优控制研究综述[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梁治安;叶庆凯;;多目标最优控制研究[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王恩平;;广义离散线性系统的二次最优控制[A];1990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1)[C];1990年

6 王秀红;刘梦良;;平方可积扰动下线性系统二次鲁棒最优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卢容德;朱月华;;人体系统的最优控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李丽香;张红霞;谢军;王向东;;基于最优控制原理的混沌同步[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尹翔康;吴冲锋;;带随机参数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Ⅱ):控制矩阵是确定性矩阵[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10 谭连生;;奇异系统的最优控制原理[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张日;新兴市场备战“最优控制”[N];国际商报;2013年

2 姚洪贵 袁晓梅;四院科技公司 成本工程建设实现成本最优控制[N];中国航天报;2010年

3 ;煤炭业:在慢火中升温[N];电脑商报;2008年

4 宝城期货 曹峥;黄金仍将缓慢爬升[N];期货日报;2014年

5 记者 范绪锋;“洋”教授出任新“掌门”[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春晓;一类媒介—宿主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及其最优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2 魏晓丹;复杂网络上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分析及最优控制和随机扰动[D];吉林大学;2018年

3 周宇生;时滞最优控制及其在轮式倒立摆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4 高彩霞;非线性脉冲动力系统的最优控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朱尚伟;最优控制理论与应用中的两个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6 刘鹏;非线性时滞系统最优控制器的近似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李晓红;微生物发酵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董旺远;由抛物型偏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的控制问题[D];兰州大学;2006年

9 胡乃平;时滞系统鲁棒最优控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孙慧影;受扰离散时滞及非线性系统的近似最优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本文编号:2785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85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d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