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成渝城市群陆路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5 08:31
   相比单个城市的发展模式,城市群往往更能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区域中,城市群集聚区域内优势资源,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资源更能集中,发展速度更快,比单个城市发展前景更足。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成渝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开始得到凸显,开始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新形势下成渝城市群不仅要能够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城市群,也要能够促进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种种发展都基于成渝城市群拥有一个好的交通基础条件。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城镇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国内外的案例和城市发展经验表明,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由交通基础设施构建成的交通网络成为城市群内相互作用强弱的体现形式。交通网络的完善和提升不仅对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效益产生影响,也促进城市间相互吸引,共同发展进步。对一个地区的交通网络发展状况的评价标准是可达性,通过对比可达性变化情况,可以明晰交通网络中各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借由城镇相互作用评价城镇发展潜力和竞争力,通过对比可达性变化趋势,可以知道城市群内城市间可达性变化情况,为进一步促进或改善城市间的互动联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建议。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选取成渝城市群陆路交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0、2015年为时间断面研究成渝城市群陆路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及研究。本文的研究主体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本研究根据国内外有关可达性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及相关理论总结,结合时域特征和研究热点,构建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其次,本研究在国内研究基础上,选择成渝城市群作为研究主体,以陆路交通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铁路5种陆路交通运输方式作为可达性分析指标。通过对成渝城市群2005、2010、2015年陆路交通网络现状分析,发现成渝城市群陆路交通总体发展趋势良好,通过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了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四川盆地区域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县通。但也暴露出成渝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不高,农村公路建设滞后,运输能力紧张,有效供给不足,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作差,综合效益不高的问题再次,基于栅格的可达性分析方法,通过平均可达性计算可达性时间变化。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可达性水平2015年现状表现良好,可达性最佳区域集中于中心城区,从中心城区向外拓展,城市可达性逐步降低。在两城市间,城市可达性高低取决于路网路线和走向,越靠近交通轴线,城市可达性越好。四川省北部城市可达性比南部稍好,重庆主城区可达性水平比成都市要好,但渝东北地区可达性水平整体偏低。2005-2015年间,成渝城市群可达性水平随时间整体得到提高,10年间提升了18.52%,区域可达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到达城市群边缘地区所需时间不断减少。四川省和重庆市城市平均可达性改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均衡发展特征明显。四川省各城市表现出低改善,速度慢的特点,重庆市各区县表现为高改善,速度快的特点。城市可达性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出随着可达性提高,区域可达性水平显著改善的趋势,相比邻近城市,沿交通轴线城市可达性改善更为显著最后,通过对比成渝城市群内交通设施有无对可达性影响程度发现,成渝城市群陆路交通可达性整体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到达临近地区所需时间逐年缩短。高速公路、国道、铁路对成渝城市群可达性起正面的促进作用,省道、县道对丰富城市群内交通网络,增强城市间联系,打通城乡交通网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542.8
【部分图文】:

城市群,立体农业,建设条件,长江中下游


图 3-1 成渝城市群在全国的位置示意图-1 The position of Cheng-Yu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whole countr数据来源:作者自绘地区地形以山地(50.32%)、高原(28.50%)为主,丘陵(8.64%)较少,复杂的地势特征使得成渝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展经济。但不适合交通的推广,同样的建设条件,成渝地区需要川省古属“蜀地”,自古以来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城”之称。成渝位于我国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

城镇分布,城镇分布,城市群,数据来源


图 3-2 成渝城市群城镇分布图Fig.3-2 Urban distribution map of Cheng-Yu urban agglomeration.数据来源:作者自绘

城市群,交通网络,密度,京津冀


成渝城市群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已、管道运输相互衔接、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大大缩短了成渝间的时间距离。在“交通网络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形成。1997 年至今,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公路为主 ,铁路、水运、航空大地促进了成渝城市群内部、内部与外部的发展,强化了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联系,线的形成。远不如沿海城市群,仅高速公路和国道建设长江中游、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相比,成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虽然成先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但铁路建设滞后,造,高速公路、国道、铁路等交通建设与沿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小曙;李涛;杨文越;黄晓燕;殷江滨;刘永伟;梁斐雯;王武林;王妙妙;陈慧灵;张百献;;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6期

2 吴磊;刘美玲;;高铁时代下江西省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J];物流技术;2015年10期

3 肖京格;周廷刚;姚林虎;廖莎;何惠丽;;重庆市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时空特征及其演化规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4 钟业喜;黄洁;文玉钊;;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分析[J];地理科学;2015年04期

5 韩艳红;陆玉麒;;南京都市圈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格局演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12期

6 孟德友;陆玉麒;李小建;高超;;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J];热带地理;2014年05期

7 黄晓燕;张爽;曹小曙;;广州市地铁可达性时空演化及其对公交可达性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8期

8 梅志雄;徐颂军;欧阳军;;珠三角公路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J];热带地理;2014年01期

9 徐维祥;陈斌;李一曼;;基于陆路交通的浙江省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12期

10 冯立新;杨效忠;;基于陆路交通网络的跨界旅游区可达性测度及空间格局优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本文编号:2818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18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