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公交智能化运营调度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5 12:33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是惠及民生的重要手段。公交运营调度评价理论是公交调度优化领域的前沿课题。科学评价公交运营调度体系,对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增强客流吸引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公交运营调度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公交运营调度效果的若干因素,构建公交智能化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公交运营调度评价模型与计算理论,在此基础上,对比所提出的几种评价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并集成开发公交智能化运营调度评价软件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构建公交智能化运营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乘客、公交企业以及技术管理人员多个角度,分析公交智能化调度评价内容,建立对应的指标体系。同时,针对评价指标量纲各异问题,提出标准化处理方法。分析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针对公交智能化运营调度不同阶段、调度形式以及评价使用对象的特点,提出基于不同评价理论建模及对比研究的必要性。(2)建立公交智能化运营调度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方法与算法设计。(1)建立公交运营调度改进模糊评价模型。针对模糊数学评价的隶属函数问题,采用三角模糊数计算定量指标,运用模糊统计法计算定性指标。采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根据公交智能化运营调度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揭示影响模糊数学评价方法的显著性指标,并运用公交线路调度数据样本,阐述改进的模糊评价模型分析方法与计算理论。(2)提出公交运营调度的改进属性区间识别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种类指标特性,计算属性测度区间函数,绘制函数示意图。并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值。在此基础上,分别按照置信度准则和评分准则,判定调度方案的评价级别。通过指标相关性分析,研究模型评价效果,并对模型应用方法进行了论述。(3)提出公交运营调度灰色系统评价方法。改进灰色评价系数分析方法,结合熵权计算法,建立灰系统评价模型。改进灰关联评价函数,结合灰关联理论计算指标权重,建立灰关联评价模型。通过指标相关性分析,揭示模型评价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4)建立公交运营调度粗糙集评价模型。针对评价信息冗余问题,运用区分矩阵对评价指标进行属性约简,根据粗糙集属性重要度测度法,计算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公交运营调度粗糙集评价模型,并通过对指标相关性分析,研究模型评价效果及其应用方法。(3)开发设计公交智能化调度评价软件系统。针对公交车辆、公交线路、行车时刻等各类信息进行数据表设计,建立公交智能化运营调度数据库。同时,借助集成开发平台优化评价软件设计方案,发布各评价子系统的运行界面,实现公交运营调度的智能化评价功能。(4)公交智能化运营调度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从可靠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比较模糊数学、属性区间识别、灰系统及粗糙集评价模型的优缺点。分析乘客满意度、经济效益、调度技术指标与评价结果的相关程度,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以及不同阶段运营调度工作需求,阐述上述几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91.17
【部分图文】:

论文结构,智能化调度


1.6 本章小结研究公交运营智能化调度技术是优当务之急。对于实施公交智能化调度方过对国内外公交调度理论以及各种评价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论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术路线图以及论文结构组织逻辑框图。

智能公交,运营系统


要包括站名、路况信息以及商务广告、天气情况、新闻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随时监测车辆状况,对车辆进行实时调度。公交车辆与调控中心的核心系统共同组合成车载的数字化平台,这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信息平台。通过 IC 卡实施数字化收费,能够按照实施情况进行语音报站,极大地方便了乘客。还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对乘客人数进行监控,并经卫星定位系统传递到总的控制中心,方便监控。车站 LED 站牌是与分调控系统连接在一起的,其主要功能是将分中心发过来的信息显示出来,其中包括路况信息、站名、天气预报、商业广告等,从而极大地方便了乘客们的出行。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如同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广泛采集相关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协调不同子系统的各自工作,并将每一个子系统的活动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起到全面提升公交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作用。

组织模式


图 2-2 公交分级调度组织模式公司总调控室的作用是对各个区域线路以及客流时间表进行分析,当遇到重大活动时,规划全市的主要责任是对客流量进行定期检查,均衡线路运力及实施其它调控措施;线调控主要责任为对客流量刻表,根据行车任务编排班次并负责贯彻执行行车程如图 2-3 所示。总公司度中心分公司调度中心线调度审批行车计划制定生产任务行车计划运营日报表下达生产任务行车时刻表指标控制图 2-3 各级调度组织工作流程1.2 公交调度方法及形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熙宇;暨育雄;张红军;;基于感知的公交调度发车频率和车型优化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1期

2 张占科;朱毅磊;杨复彬;;上海巴士公交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交通与运输;2015年05期

3 于洪;王国胤;姚一豫;;决策粗糙集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5年08期

4 卢蝶;靳文舟;;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公交调度优化灰关联评价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3期

5 杨晓光;安健;刘好德;滕靖;张栋;;公交运行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年04期

6 王国胤;姚一豫;于洪;;粗糙集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09年07期

7 黄婷;焦海贤;李秀丽;曾小林;;基于乘客观点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张飞舟;陈嘉;杨伯钢;;面向公交车辆优化调度的运行服务质量评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李春清;宋瑞;韩洋;;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09期

10 杨晓光;云美萍;周雪梅;吴志周;张扬;;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2818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18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7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