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大跨矮塔斜拉桥在地震响应下的弹塑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19 11:54
   矮塔斜拉桥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桥梁结构,矮塔斜拉桥是一种介于连续梁(刚构)桥和常规斜拉桥之间的组合桥型,其兼具两者的特点,又填补了两者合理跨径之间的空白,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桥型。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大跨矮塔斜拉桥一般是作为重要公路或者市政桥梁,所以大跨矮塔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应该得到充分的研究。因此本文研究大跨矮塔斜拉桥在地震响应下的弹塑性状态是十分有必要的,希望能够为实际工程设计等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以一座三塔矮塔斜拉桥——瓯江特大桥为工程实例,利用Midas/civil 2015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的有限元模型。首先,分别对比了考虑桩—土作用和不考虑桩—土作用下两个有限元模型的动力特性。然后,又对该桥进行了E1地震作用下弹性反应谱分析、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两个计算方法的结果。再之后,又对该桥进行了E2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也对比分析了两个计算方法的结果。最后,根据瓯江特大桥所处位置的地质条件及地形条件,本文分别研究了行波效应对其弹塑性分析的影响和桥墩高差对其弹塑性分析的影响。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48.27
【部分图文】:

波形,日本,矮塔斜拉桥


图 1.1 甘特桥(Ganter Bridge)后,日本桥梁工程师们对这种桥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矮塔斜拉桥迅速在日本 1990 年开始,日本桥梁工程师着手矮塔斜拉桥的设计工作,1994 年世界上义上的矮塔斜拉桥在日本正式建成,该桥叫做小田原港桥(Odawara Bluew,见图 1.2。小田原港桥的桥跨布置为 74m+122m+74m,其桥塔高度仅有 10采用双索面,桥塔、桥墩和主梁采用固结的结构形式。小田原港桥成功建成桥在日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后又建成的矮塔斜拉桥包括屋代南桥、北铁、蟹择桥、堂柜新桥、木曾川桥、辑斐川桥等 30 余座。并且日本不断对矮塔方面的开拓创新,例如土狩大桥采用了波形刚腹板和体外预应力结合的形式用了多塔、混合梁和单索面的设计理念,以上都标志着日本矮塔斜拉桥的技空前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矮塔斜拉桥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甘特图,矮塔斜拉桥,桥塔,工程师


图 1.1 甘特桥(Ganter Bridge)工程师们对这种桥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矮塔斜拉,日本桥梁工程师着手矮塔斜拉桥的设计工作,1拉桥在日本正式建成,该桥叫做小田原港桥(O田原港桥的桥跨布置为 74m+122m+74m,其桥塔桥塔、桥墩和主梁采用固结的结构形式。小田原后春笋般涌现,随后又建成的矮塔斜拉桥包括屋柜新桥、木曾川桥、辑斐川桥等 30 余座。并且日新,例如土狩大桥采用了波形刚腹板和体外预应合梁和单索面的设计理念,以上都标志着日本矮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矮塔斜拉桥的形式更加丰

芜湖长江大桥,矮塔斜拉桥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公铁两用矮塔斜拉桥,桥跨布置为 180m+312m+180m;随后的 2001 年,我国又建成了福建漳州战备大桥[11],该桥是我国国内首座公路与城市道路上的矮塔斜拉桥,该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型主梁,桥跨布置为 80.8m+432m+80.8m。以上两座桥的成功建成标志着我国对矮塔斜拉桥的设计建造技术基本掌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升;孙治国;李晓莉;霍q

本文编号:2822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22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6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