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与减震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01:27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经济和基础建设飞速发展,我国对沿海城市交通的发展促使一座座大跨度斜拉桥兴建起来。这些大型的工程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一旦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将会直接导致整个地区交通瘫痪,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这些大跨度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必须得到重视。本文以大连湾大跨度斜拉桥为研究对象,依据斜拉桥实际设计资料,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了大跨度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和在E2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并对大跨度斜拉桥开展了减震措施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桥梁震害的特点和发生原因。通过查阅文献对斜拉桥地震响应和减隔震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明确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2)介绍了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力法、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并总结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各自的适用范围。对于大跨度斜拉桥,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动力时程分析法。(3)对大连湾大跨度斜拉桥的工程概况进行了介绍,详细的介绍了该大桥有限元模型建立的过程。分别对考虑桩-土作用和不考虑桩土作用两种计算模型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对比分析了桩-土作用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4)对两种计算模型进行了一致激励下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得出大连湾大跨度斜拉桥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并对不考虑桩-土作用的计算模型进行了考虑行波效应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研究行波效应对大跨度斜拉的影响。(5)对大跨度斜拉桥进行减震措施研究。在塔梁之间纵向设置防屈曲耗能支撑和黏滞阻尼器,在E2地震作用下,研究了防屈曲耗能支撑的屈服承载力和黏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规律和减震效果,并选取合适的减震装置和减震装置参数。
【学位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42.55
【部分图文】:

分布图,分布图,大跨度斜拉桥,跨海桥


图 1-1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着连接两地交通的重要作用,在地震中一旦遭到破坏,直接会导致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环太平洋地震带在三大地震带中,每年发我国三大海峡又处在其上,直接威胁着我国这沿海地区跨海桥梁有的跨海桥梁建设资料,对跨海桥梁工程桥的类别进行总结,可部分大多是大跨度斜拉桥。因此研究大跨度斜拉桥在地震过程中度斜拉桥的减震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的工程背景为大连湾跨海大桥主桥部分,位于渤海海域,主凝土板组成的叠合梁,斜拉桥桥塔塔型为 V 形。此类桥塔类型较在地震作用下的关键节点位移和关键截面内力响应可为以后此类重要经验。防屈曲耗能支撑一般应用在建筑结构上,在桥梁中应梁之中纵向设置防屈曲耗能支撑(BRB),实现耗能减震,研究应用的效果和可行性,并与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作比较,可为研究提供重要理论研究经验和工程数据。大连湾大跨度斜拉桥效

效果图,大连湾,效果图,斜拉桥


大连湾跨海斜拉桥效果图

效果图,海湾大桥,落梁,奥克兰


图 1-2 大连湾跨海斜拉桥效果图1.2 桥梁震害及其震害发生原因1.2.1 桥梁震害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生过无数次地震,地震的破坏性可以造成桥梁结构不同部位的损坏,经人们总结发现,地震引起桥梁的震害主要出现在四个部位[4]:(1)上部结构结构震害桥梁的移位破坏是造成桥梁上部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在破坏地震作用下,最常见是桥梁顺桥向移位和落梁的破坏。1989 年,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落梁现象,如图 1-3 所示。造成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发生落梁的原因是大桥连接相邻支墩相对位移过大,致使一处连接螺栓剪断破坏,从而引发落梁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振峰;叶爱君;;千米级斜拉桥的纵向减震体系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年06期

2 张渊;赵海艳;宁志刚;刘巍;;考虑地震行波效应的145m跨三心圆网壳结构时程分析[J];建筑结构;2015年21期

3 罗超;楼梦麟;桂国庆;;大跨度结构多点地震反应计算方法的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4 谢文;孙利民;;采用新型辅助墩的超大跨斜拉桥顺桥向损伤控制新体系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5 方诗圣;康小方;王建国;王伟;;行波效应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桥梁建设;2013年01期

6 杨万理;李乔;;动水压力对连续刚构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喻明秋;祝兵;;基于多点激励动力模型的支承体系斜拉桥行波效应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8 黄小国;胡大琳;张后举;;行波效应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王华琪;丁洁民;何志军;;防屈曲支撑的应用与设计[J];结构工程师;2007年04期

10 陈永祁;杜义欣;;液体粘滞阻尼器在结构工程中的最新进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宝魁;海底地震动特性及跨海桥梁地震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雷;低塔斜拉桥合理抗震体系及耗能减震措施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孙才志;大跨度多塔斜拉桥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国辉;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及阻尼器参数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2 薛登宇;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地震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张帆;大跨度公轨两用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与减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万淑敏;大跨度多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康小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及减隔震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徐晓东;桥梁粘滞阻尼器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韩龙;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仕玉;防屈曲耗能支撑在桥梁减震设计中的初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李波;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及两种减震措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72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72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c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