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6 09:07
   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地下轨道交通成为了解决大中城市和城市交通运输的根本途径,对于21世纪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汶川地震以后,大量的地下结构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必然会出现地铁地下结构形式的多样化及空间结构的组合,地铁地下结构形式的日趋复杂给地铁轨道交通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不同组合形式下的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响应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地下近距离并行、垂直交叉穿越等复杂组合地铁隧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总结了地下结构抗震的有关震害机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理论和地下结构动力有限元理论,探讨地铁隧道的地震反应特性。并着重研究了双洞平行隧道、交叉隧道、空间组合双线隧道的动力响应分析,总结了相关地震响应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地下结构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做了全面的阐述,总结了地下结构的震害特点,分析和阐明已有地下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及计算流程,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为地下结构设计方法提供理论依据。(2)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理论和外源波动输入方法,推导了平面内法向人工边界、平面内切向人工边界以及平面外切向人工边界。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和波动输入的方法,推导了平面p波垂直入射等效荷载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验证了粘弹性人工边界和地震动输入的精度和准确性。(3)系统介绍了动力有限元的基本理论,包括土的动力本构关系、动力有限元方程的建立和求解、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地震波的选取,为本文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地震响应的数值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4)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理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地铁双洞隧道地震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在地震p波垂直入射下,针对不同隧道间距、不同隧道埋置深度、不同衬砌刚度和不同地震烈度的双洞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行系统研究。(5)利用ADINA建立了不同组合形式隧道有限元模型,分别研究了不同间距地铁交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不同组合形式双线并行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并对地铁地下复杂组合结构的动力特性规律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本文研究了地铁盾构隧道的地震反应,得到了盾构隧道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一般规律,可对盾构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学位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231;U451
【部分图文】:

隧道结构


狮子洋隧道结构

地铁隧道,宁波


图 1-2 宁波地铁隧道结构Fig.1-2 The structure of Ningbo subway tunnel图 1-3 湘江隧道结构Fig.1-3The structure of Xiangjiang river tunnel由于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城市地下结构物的损坏不仅影响地下结构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更是会带来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1920 年,甘肃与宁夏交界处的海原发生8.5级地震,地表最大水平位移达到15m,影响范围超过半个中国;1976年唐山7.8级地震,

湘江,隧道结构


图 1-2 宁波地铁隧道结构Fig.1-2 The structure of Ningbo subway tunnel图 1-3 湘江隧道结构Fig.1-3The structure of Xiangjiang river tunnel由于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城市地下结构物的损坏不仅影响地下结构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更是会带来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1920 年,甘肃与宁夏交界处的海原发生8.5级地震,地表最大水平位移达到15m,影响范围超过半个中国;1976年唐山7.8级地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内首次! 地铁盾构成功穿越运营中高铁隧道[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年04期

2 陈华;;对地铁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分析[J];四川水泥;2018年11期

3 容继盘;卢鹏;李弈杉;袁子鹄;江杰;欧孝夺;;基于地质区划下地铁盾构引起的建筑物沉降预测[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4 周正义;;地铁盾构设备状态故障与检测[J];江西建材;2017年14期

5 黄俐;梁鹏;;基于因子分析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风险辨识[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6 唐俊杰;;地铁盾构施工材料成本控制策略[J];管理观察;2015年13期

7 金洲;;地铁盾构施工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概述[J];科学中国人;2017年08期

8 ;中国首台国产地铁盾构正式下线[J];都市快轨交通;2007年01期

9 ;国产地铁盾构登台亮相[J];工程机械;2005年07期

10 檀彩莲;国产地铁盾构机登台亮相[J];中国机电工业;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俐;北京地铁盾构施工沉降风险机理研究及评价模型构建[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叶耀东;软土地区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变形及健康诊断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任强;北京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曹振;西安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施工灾害防控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5 李鹏;地铁盾构隧道穿跨越施工对既有越江隧道的影响机理及控制指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高诗明;下伏岩溶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7 周诚;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变形时空演化规律与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哲峰;苏州地铁盾构近接施工力学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健;苏州地铁盾构隧道长期沉降预测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尚艺溦;地铁盾构施工中地表沉降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8年

3 陶洋;地铁盾构施工阶段成本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4 李智;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广州大学;2018年

5 段志慧;软土地基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李科委;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影响规律与风险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8年

7 叶星宇;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地铁隧道模型变形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8 王婉娇;软土地区已建地铁盾构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9 林培钦;带牛腿钢板加固地铁盾构隧道变形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10 杨楠楠;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D];大连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72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72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