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层位功能的重载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08:3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重载、超载现象日益突出。沥青路面作为我国高等级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往往在设计年限内无法满足重载交通的需求而发生严重的早期破坏,车辙和裂缝的频繁出现,严重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结合各结构层层位功能要求,深入研究能够抵抗重载交通反复作用的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组合设计具有深远意义。首先,本文通过调查京沪高速动态称重系统(WIM)记录的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其交通组成和轴载特性,绘制了实测交通轴载谱,选取120kN和140kN分别作为京沪高速超车道、行车道的代表轴载;根据京沪高速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决策支持系统(PMS)记录的数据,选取了重载代表路段,以车辙和横缝为典型病害,从重载交通和路面结构形式两方面分析了典型病害的成因,为重载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的选取提供依据。其次,选取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和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两种路面结构形式,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了面层厚度、面层模量梯度、重载和水平力对沥青路面受力特性的影响,结合沥青路面主要设计指标,得到了各种沥青路面结构最佳厚度组合和面层模量梯度推荐方案;采用灵敏度分析,确定了重载沥青路面的关键设计指标及设计要点,为重载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组合设计提供依据。然后,针对京沪高速重载交通特性和典型病害成因,分别选取SMA-13、Sup-20、Sup-25 级配沥青混合料作为上、中、下面层材料,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七种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七种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能满足要求;掺加玄武岩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低温抗裂性能稍有改善,水稳定性改善效果不明显,抗剪性能和疲劳寿命得到大幅提高。最后,根据力学响应结果拟定路面结构类型,通过面层厚度与材料实测模量的合理组合,以充分发挥各个结构层的层位功能为组合设计原则,得到常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薄面”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和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三种推荐路面结构。利用好路网软件,根据京沪高速实测交通参数和面层材料性能,对推荐路面结构进行验算,均能满足重载沥青路面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将直接在京沪高速江苏段路面维修养护及拓宽改建工程中实际应用,同时对我国重载交通下的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学位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16.2
【部分图文】:

对比图,车型分布,行车道,路段


图2.2各路段超车道车型分布??由图2.1可见,新沂河桥和永安河桥所在路段行车道上车型分布比例较为接近,两个??路段上六轴半挂式货车8、9类车比例之和分别为63.4%、53%。可见,两路段行车道上大??型货车比例较高。图2.2表明,两路段的主要车型为中小型货车,其中二轴六轮2、3类车??型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56.7%和69.3%。此外,新沂河桥路段的超车道上六轴及以上??的大型货车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永安河桥路段,新沂河桥所在路段的重载情况更为明显。??对比图2.1和图2.2可知,行车道上大中型货车的比例明显高于超车道,行车道的重??载情况相对超车道更为严重,且行车道上的行车速度普遍低于超车道,重载低速行驶的大??中型货车会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行驶质量。??2.1.2交通参数分析??(1)年平均日交通量??2轴6轮及以上车辆的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T是指全年日交通量(除了?1类车??型)观测值的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新沂河,年平均日交通量,路段,年平均


式中:0—一观测期内第i天2轴6轮及以上车辆的交通量(辆/d)。??根据动态称重系统(WIM)记录的历年交通量数据,按公式2-1计算两个路段2轴6??轮及以上车辆历史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T,结果见表2-2,其变化规律见图2.3。???表2-2历史年平均日交通量???^、?2轴6轮及以上车辆AADTT/辆/d??年份???????新沂河桥?永安河桥???2001?17706?22414??2002?23665?30193??2003?28903?42587??2004?28928?47924??2005?32386?53010??2006?36035?60166??2007?37070?62647??2008?38654?64438??2009?41297?58125??2010?47531?66434??2011?50400?69995??2012?50675?71201??2013?51271?73213??2014?51806?73797??2015?52462?74499??2016?51189?75152??80000??^?70000??辱?60000??*?50000??g?4()_?+新沂河桥??^?30000?+永安河桥??20000??10000??0????'??i???iJi-n-v

交通荷载,行车道,路段,轴载谱


车道??图2.4各路段车道系数??由图2.4可见,行车道承受的交通荷载作用明显高于超.乍道。新沂河桥所在路段行车??道承担的交通荷载作用占全幅路面交通荷载的71.72%,超.乍.道的交通Sd伞幅路面交通M??的28.28%。永安河桥所在路段行车道的车道系数为68.36%,超车道的乍道系数为31.64%。??因此,两个路段行车道承担着全断面70%左右的交通荷载作用,超车道承担30%左右的交??通荷载作用。??2.2京沪高速交通轴载分析??2.2.1轴载特性分析??在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准确考虑重载车辆对沥青路面损坏的影响,就必须测定??行驶车辆的轴型和轴重数据。大量研究表明,2轴6轮及以上的货车是造成沥青路面损坏??的主要车型。因此,研宄各类车辆各种轴型的轴载范围及频率能真实的反映路面实际的轴??载特性,即轴载谱。轴载谱类型分为单轴单轮轴载谱、单轴双轮轴载谱、双联轴轴载谱和??三联轴轴载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rrcDsodoi?)中规定:轴重的超限标准为单??轴单轮70k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坏及其防治措施[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年06期

2 王帅;;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及综合防治[J];丹东海工;2010年00期

3 范宝庆;;河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探讨[J];河北交通科技;2007年02期

4 丁洪民;吕国林;;薄层沥青路面试验研究[J];吉林交通科技;1994年02期

5 辛阳;;季冻区沥青路面水损坏成因与对策分析[J];吉林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6 孟宪东;;排水沥青路面发展状况综述[J];四川建材;2017年12期

7 廖俊华;蒋伟勤;张璇;;沥青路面温度场与全时域受力特性研究[J];公路工程;2017年06期

8 李林涛;;浅谈沥青路面的防滑措施[J];四川水泥;2018年03期

9 李晋;;研究极端持续高温影响下沥青路面设计的必要性[J];河南建材;2017年06期

10 宋卫春;;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及预防对策分析[J];交通世界;2018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宗涛;持续极端高温条件下的沥青路面抗永久变形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2 张兰峰;基于移动荷载和连续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3 董强柱;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4 汪鸿山;透水性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净化及降温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5 黎晓;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6 李倩;车辆-沥青路面结构系统相互作用动力分析及路面损伤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7 赵昕;沥青路面热效应发生理论及调节方法[D];长安大学;2011年

8 毛成;沥青路面裂纹形成机理及扩展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赵战利;基于分形方法的沥青路面抗滑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王端宜;设计沥青路面及其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大为;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开裂机理及扩展过程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周婷;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层间剪切疲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3 郭雷;沥青路面高抗滑表处层材料组成及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4 曹慎敏;基于物元分析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网级养护决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5 朱自成;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病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6 梁奉典;沥青路面加热过程中的热能传输效率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7 付梓君;车—路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振动规律及能量谱表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8 张文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9 邹祥;基于压电效应的沥青路面自供电无线传感系统设计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10 王晓强;基于HVS加速加载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5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85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