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多目标优化以及模糊控制理论的单交叉口信号灯配时算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11:56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涨,行车数量也在不断的上涨,随之而来的就是日益严重的一系列交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关乎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决定着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道路拥堵问题已迫在眉睫。交叉口是车辆通行的枢纽,有着连接道路、分散车流的作用,在缓解路况压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改进交叉口交通情况入手,提升交通控制的指标参数,改善道路拥堵问题。本文研究单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配时问题,在对道路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信号灯配时算法,该算法的优化目标为降低车辆延误时间、降低停车次数、提高通行能力,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构造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定步长搜索的方法编程求出适合车辆所处路况的最佳信号灯周期方案。之后,本文又提出了另一种单交叉口信号灯的配时算法,即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信号灯配时算法。因为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无法准确的用数学模型来衡量,所以本文将模糊控制的思想结合到交通系统中来,根据车道排队长度的不同输出指标对配时方案的影响权重系数。在这个算法中,要构造三个模糊控制器,分别对应停车次数、延误时间和通行能力三项指标的权重系数,也就是三个模糊控制器的输出量,将主队列车道排队长度和下一个队列的车道排队长度作为输入量。得到三个权重系数后,对指标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与各项权重系数相乘构造最小值函数,采用定步长搜索各相最小值函数下的最佳周期,得出周期后,按照各相的交通流强度分配绿灯时间,最后将各相位的绿灯和黄灯的时间组合在一起,形成新信号灯配时方案。文章还选取了一个实际的交叉口,测量了具体数据,对本文提出的两个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比了现行的配时方案的各项指标的优化程度。文章的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交代了文章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了日后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91.54
【部分图文】:

示意图,两相,方案,车流


图2.1两相位方案示意图

示意图,方案,示意图,车辆


图 2.2 三相位方案示意图更为复杂的还有四相位方案,如图所示:一相位表示南北车辆直行,二相表示南北车辆左转,三相位表示东西车辆直行,四相位表示东西车辆左转。

示意图,四相,方案,损失时间


四相位方案示意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凌煊;祝进城;帅斌;;考虑行人效益的拥挤交叉口多目标配时优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年16期

2 王忠宇;蔡青;吴兵;李林波;;多源数据条件下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估算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4期

3 杨晓光;赵靖;马万经;白玉;;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05期

4 庄立坚;何兆成;叶伟佳;褚俊飞;邓玲丽;;基于浮动车数据的排队长度检测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年03期

5 靳敏;康乐;郁宇;;交通信号灯配时优化控制理论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首艳芳;徐建闽;;信号交叉口多目标动态决策模型及其优化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7 王进;白玉;杨晓光;;关联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计算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1期

8 高云峰;徐立鸿;胡华;韩皓;杨晓光;;交叉口定周期信号控制多目标优化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1年05期

9 王灿;何淳;吴亚龙;谷明信;程发银;;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张鹏;常玉林;;信号交叉口延误—通行能力联合优化配时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南春丽;信号交叉口多目标交通组织优化模型及面向智能体仿真[D];长安大学;2007年

2 马文阁;基于模糊控制的单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与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段敬琳;城市交通信号灯动态配时优化算法研究[D];沈阳大学;2014年

2 冯胜利;基于多相位变相序的单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3 蔡锦德;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信号配时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王锦锦;改进交叉口性能评价及多目标优化配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刘金明;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周丽;基于动态时段划分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与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7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87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