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光环境安全节能技术与应用研究
【学位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53.7
【部分图文】:
图 1.2 2004 年~2014 年我国隧道事故起数及隧道事故直接财产损失占事故总数的比例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道路及其环境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道路交通事故是人、车、路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经美国统计的交通事故成因分布分析可知,人是交通系统中的主要部分,驾驶员的可靠性对交通安全有决定性影响。而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是视觉条件与交通安全具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公路隧道半封闭结构的特点,为了在该特殊路段实现人、车、路和环境的协调,保证驾驶员的行车安全,需要进行人工照明光环境的复杂设计,并且已成为公路安全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公路隧道运行的人造光环境具有一些特点:一方面,在不同的天气状况和时间段下与自然光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特性,驾驶员从公路自然光环境驶入人造光环境会产生差异不同的光环境,这种差异严重时会导致驾驶员视觉产生“白洞”或“黑洞”效应,形成“盲”视觉时段。另一方面,人造光源特性表征指标单一,标准差异大,检测、控制处理技术薄弱,人造光源能耗大。这些特点使对隧道照明光环境下驾驶视认需求的有效描述、准确获取和与驾驶行为的协同表达变得非常重要,同时也十分困难。在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公路隧道照明特性需求及国内外公路隧道照明标准2.1 公路隧道照明视觉特点公路隧道有着两端开口中间封闭的特殊管状结构在行车过程中,视认效果无法与洞外一致,因隧道内外自然光与人造光源环境以及交通量的悬殊较大,驾驶员驾车在出入隧道时会出现明-暗、暗-明之间变换的过程,使得驾驶员行车视觉适应性也较为复杂,且隧道内外亮度相差较大也易出现交通状况,以下是常见的一些特殊情况。1、进入隧道前的视觉问题隧道内外光环境明暗区别程度较大时,驾驶员行车从较亮处行驶至较暗处,在明暗交界处会看到一个黑洞或黑框[19],出现“黑洞/黑框现象”,如图 2.1-a、b 所示,黑洞/黑框现象会给进出隧道车辆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公路隧道照明特性需求及国内外公路隧道照明标准2.1 公路隧道照明视觉特点公路隧道有着两端开口中间封闭的特殊管状结构在行车过程中,视认效果无法与洞外一致,因隧道内外自然光与人造光源环境以及交通量的悬殊较大,驾驶员驾车在出入隧道时会出现明-暗、暗-明之间变换的过程,使得驾驶员行车视觉适应性也较为复杂,且隧道内外亮度相差较大也易出现交通状况,以下是常见的一些特殊情况。1、进入隧道前的视觉问题隧道内外光环境明暗区别程度较大时,驾驶员行车从较亮处行驶至较暗处,在明暗交界处会看到一个黑洞或黑框[19],出现“黑洞/黑框现象”,如图 2.1-a、b 所示,黑洞/黑框现象会给进出隧道车辆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梁伟;曲明;孙永军;;LED灯在栖霞公路隧道的应用[J];中国公路;2012年11期
2 李兆鹏;荣美;陈凌霄;申茂刚;;隧道节能照明经济效益评价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6期
3 夏永旭;;公路隧道照明问题及对策[J];公路隧道;2009年03期
4 刘德强;郑威;黄耀伟;汪福威;田君;;浅析隧道照明时设计及LED隧道灯配光设计[J];照明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5 杨坚;;隧道照明设计浅谈[J];林业建设;2008年03期
6 李韧;傅达;陈朝阳;;隧道照明节能与控制[J];公路工程;2007年05期
7 陈仲林,杨春宇,何正军;中间视觉函数表达式的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8 赵鸿鸣,胡剑波,管敏森,王天堂,娄伟波,胡斌斌,蒋东湖,李岗,王天林,田保峡,章遂平,何应坚,褚健;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集散控制和监测[J];自动化与仪表;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梅剑平;家具专卖店光环境氛围感知及照明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陈文成;中间视觉S光度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淼;高速公路长隧道出口段昼间照明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刘翠萍;基于LED的公路隧道照明设计与中间视觉下LED隧道照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马聪;云南省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技术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东;云南凤凰山公路隧道照明系统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詹鸿;城市景观道路的人工光环境营造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87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8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