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效率评价的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研究
【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111
【部分图文】: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在2020年的单位GDP能耗强度要比201515%。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在第三产业的相关领域单位GDP能中,交通运输业是其中能耗最高的行业。相关的测算预计,在万元GDP保持的增速不变情况下,交通运输业每降低2.6%的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的能耗随之下降1%。这意味着要达到能耗强度下降的目标,交通运输的节能措施将分关键的作用。目前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能耗巨大差异,运输结构的调整具的节能空间,其结构的优化愈加受到重视。??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速度的差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十衡,导致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区域实行的政策必然是差异化的,其适宜的交通运输结构也必然要依托于其交通经济发基础之上。若以全国为视角研宄运输结构的优化,容易忽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若以省级角度进行研究,运输政策的影响力往往不会局限于某一省市。??因此,本文根据我国各省市的经济、运输结构等指标划分运输地区,确保内的同质性。并以运输区域为视角研宄区域运输结构的优化,并体现区域的差异
技术路线图
位学者在他们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交通区域划分的研宄方案,袁长伟介绍了运??输区域的新概念,且通过主成分析法将全国划分为七大运输区域[49]。帅斌结合主??成份分析法,分别从经济指标和铁路运输发展指标两个方面进行区域划分,最后通??过耦合度判定将全国分为提升区域、重点区域和发展区域,为铁路网规划提供参考??[50]。??但是,在这些方法中只考虑属性特征,忽视了空间对象之间的邻接关系。交通??政策的实施,不仅仅要求各区域在运输和经济结构上相似,还应该在空间上相近,??这有利于针对于不同区域之间实施差别政策的连贯性。尤其是区域运输结构的优??化研究中,区域运输量的调整带来的影响都不会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省市,因此,空??间邻接的重要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传统的聚类算法,如K均值聚类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无法满足这一需求。??MCNeves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区方法(SKATER),考虑了空间的邻接关系。他??首先将所有空间对象构建一个连续的空间图G,并在初始过程不考虑互不邻接的??边缘,只留下相互邻接的虚拟边,然后根据这些虚拟边的距离进行聚类,从初始虚??拟边界图中建立一个最小生成树G*[51],如图2-1所示。最后根据该树依据聚类的??速度,生成一个给定的区域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翰林;;城市内部出行对区域运输方式选择影响研究综述[J];城市地理;2017年16期
2 梅振宇,陈峻,王炜,李铭;区域运输走廊形成机理及其界定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年02期
3 李道军;;欧亚区域运输便利化合作机制比较与启示[J];新疆财经;2017年03期
4 卢建锋;马韵馨;王小霞;傅惠;;基于能耗视角的区域运输系统演化机理[J];工业工程;2016年02期
5 王阳;;区域运输 中卡逐鹿[J];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08年04期
6 杨杰;;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年25期
7 ;资讯中心[J];铁道货运;2007年09期
8 王希平,单勇涛;从成渝路看高等级公路对区域运输经济的影响[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0年02期
9 赵建安;亚欧大陆桥中国区域运输网络建设若干问题分析[J];综合运输;1998年12期
10 铁信;;德国区域运输和长途运输的新型机车[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建桥;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彭伟;基于DEA效率评价的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宁荣;基于聚类算法的铁路集装箱区域运输网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袁飞;区域运输组织与安全控制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魏堃;基于现代市场供求博弈的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李宝国;区域运输通道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马书孟;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强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朱凯;三峡枢纽区域运输组织优化及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90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9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