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黄土隧道复合地基桩体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10:37
  黄土隧道刚开挖后,天然基底的承载力一般很难满足隧道结构的受力要求,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采用复合地基加固隧道基底,使其满足基底受力要求。黄土隧道复合地基桩体强度增长较慢,规范要求桩体质量检测要在桩体施工结束后28天才能检测,但由于黄土围岩较差,为了防止围岩过度变形,隧道施工要求仰拱尽早封闭(一般小于15天),而桩体要在仰拱封闭前完成检测,这就同检测规范产生矛盾。本文以付家窑1#隧道为依托工程,该隧道全长802m,最大埋深112m,最小埋深20m,隧底采用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全段加固处理,桩长为6m,桩径为0.6m,采用梅花形布桩。为了研究复合地基桩体早期强度及施工质量的检测以及评价的标准,本文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根据相应的室内试验规范,制备灰土挤密桩和高压旋喷桩试件,并放在不同含水率的黄土中养护,按照一定的龄期顺序对试件进行超声波波速、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测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灰土击实试验,得到了灰土挤密桩试件的最佳灰土比、最优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2)通过高压旋喷桩试件材料配比试验,确定了试件的最佳配比;(3)通过分析两种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黄土隧道复合地基桩体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研究


研究思路框图

上更新统,黄土,砂质粉土,隧道


图 2.1 付家窑隧道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黄土状砂质粉土,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及上更夹细砂层,其具体描述如下:砂质粉土( Q4al pl):浅黄色,干燥,松散,土质较均匀,主要以粉粒可见云母碎片,岩芯呈散状,多分布于黄土冲沟上部。土(Q3eol):浅黄色,干燥~稍湿,硬塑,土质较均匀,主要以粉粒组,含砂量较高,可见云母碎片,岩芯呈散状,为洞身通过的主要地层土状土( Q3al):黄褐色,稍湿,硬塑,土质较均匀,主要以粉粒组成见云母碎片,岩芯呈散状。为洞身下伏主要地层之一。3al):浅红色,稍湿,密实,砂质较纯,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层状分布于隧道设计标高下。表水不发育,冲沟内平时干涸,暴雨时有短暂水流通过,其中进出口

横断面图,旋喷,横断面图,固体


度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桩固结体强度的产生是基于水泥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在水泥土中,水,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完全是在具有一定活性的土介质围绕下进行,结体强度增长过程也比混凝土桩缓慢。一般来说,对不同土类、不同含度随龄期增长的速率是不同的。旋喷桩固结体的基本特性桩施工时,高压喷射流边旋转边缓慢上升,对周围土体进行切削破坏。切粒中,一部分细小的颗粒被喷射浆液所置换,随着冒浆流出地表。其余的,在喷射动压、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在横断面上按质量大小重新般小颗粒在中部居多,大颗粒或土团多分布在外侧或边缘,四周未被切削挤密压缩,形成了浆液主体、搅拌混合、压缩等组成部分[43]。喷射形成的结构见图 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声波透射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J]. 吴辉能.  科技创新导报. 2017(21)
[2]兰州地铁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超声声速的关系研究[J]. 乔宏霞,高升,朱彬荣,路承功.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3]混凝土超声波速与抗压强度之间关系的试验研究[J]. 王雪平,刘素瑞,杨久俊,王战忠,荣辉,张磊.  混凝土. 2015(12)
[4]低应变法及钻孔取芯法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J]. 王忠剑.  科技经济导刊. 2015(18)
[5]振动击实试验下水稳基层材料性能指标分析[J]. 汪胜,郝冠军,屈允永.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5(02)
[6]声波透射法和反射波法在混凝土灌注桩缺陷检测中的对比研究[J]. 余安,汤洪志,刘朋梅,张亮,周阳权.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01)
[7]低应变反射波法水平旋喷桩质量评定研究[J]. 白中坤,于少辉,杨朝帅.  隧道建设. 2013(01)
[8]瑞利波在复合地基加固效果检测中的应用[J]. 姚伯荣,陈聪实,吴天寿.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04)
[9]超声波投射法与低应变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对比分析[J]. 吴刚.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10]灰土挤密桩的施工与质量检测[J]. 张发如,秦志坚,王福胜.  华东公路. 2011(04)

博士论文
[1]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何永强.兰州理工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深埋大断面黄土隧道旋喷桩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性状研究[D]. 古彦超.长安大学 2015
[2]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在桩基检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D]. 段文旭.成都理工大学 2014
[3]小波分析及其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潘冬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4



本文编号:2925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25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2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