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出行链的多制式区域轨道交通旅客出行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13:53
  在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多制式区域轨道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旅客的出行全过程,定义有关出行环节,构建相应旅客出行链,并对轨道交通复合网络进行描述。基于旅客出行链,建立以不同出行偏好(时间短、换乘少、费用低)为目标函数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旅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为求解模型,本文对传统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并基于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最后以成渝区域为例,对模型算法进行实现,对比输出的出行路径规划结果,进一步分析其中关键出行环节,提出旅客出行链优化措施,为提升区域轨道交通系统总体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各制式轨道交通组成、功能定位,分析旅客在多制式区域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出行全过程(单制式、跨制式),定义有关出行环节,并构建出相应旅客出行链。(2)构建适用于路径搜索的轨道交通复合拓扑网络,量化旅客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基于构建的旅客出行链,提出以不同偏好(时间短、换乘少、费用低)为目标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旅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3)为求解多目标区域轨道交通复合网络最短路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Dijkstra算法,增加区别轨道交通制式、判断换乘类...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出行链的多制式区域轨道交通旅客出行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犀浦站同台换乘情况示意图

技术路线图,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示意图,示意图


我国八纵八横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混合算法的多目标多式联运路径选择问题研究[J]. 万杰,魏爽.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9(03)
[2]基于标记边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KSP算法[J]. 唐继孟,孙全欣,杜鹏,陈志杰.  计算机工程. 2019(01)
[3]低碳背景下的多式联运路径规划[J]. 刘杰,彭其渊,殷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8(06)
[4]基于出行链的城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J]. 叶玉玲,韩明初,陈俊晶.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9)
[5]基于出行链的城际铁路站点选址双层目标模型[J]. 江欣国,赵阳阳,夏亮,章国鹏,姬生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8)
[6]高铁客运枢纽旅客出站检票排队模型研究[J]. 周侃,林翰,王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05)
[7]换乘约束下城市多方式交通分配模型与算法[J]. 汪勤政,四兵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7(04)
[8]京沪线高铁与民航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J]. 张睿,马瑜,赵冰茹,栾维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6(01)
[9]基于交通信息的通勤出行链模式选择行为[J]. 张华歆,张丽杰.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5(01)
[10]多模式交通网络下的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模型[J]. 周家中,张殿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博士论文
[1]综合交通信息下通勤出行链重构机理研究[D]. 赵丹.北京交通大学 2013
[2]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旅客换乘行为研究[D]. 柯林春.长安大学 2009
[3]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D]. 王建聪.北京交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站内换乘优化和站外接驳设计[D]. 谢鼎新.重庆交通大学 2018
[2]地铁车站检票闸机配置优化方法研究[D]. 张晓天.长安大学 2018
[3]基于博弈论的多模式动态路径规划技术研究[D]. 刘雪尘.吉林大学 2017
[4]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衔接模式研究[D]. 李松峰.北京交通大学 2016
[5]基于出行链的通道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研究[D]. 郑晓静.长安大学 2016
[6]群智能算法在公共交通换乘多模式路径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 兰少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
[7]高速铁路车站售票及安检设备数量配置研究[D]. 姜耀武.中南大学 2013
[8]基于乘客出行链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张丽花.北京交通大学 2011
[9]基于多模式公共交通最优路径算法研究[D]. 潘星.华中科技大学 2011
[10]城际多方式出行路径规划方法研究[D]. 王璇.北京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6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26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e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