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E和CDIO理念的智能运输系统实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19 16:01
探讨了基于CBE和CDIO理念的智能运输系统实验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岗位职责能力为导向,并基于校企联合开发的智能交通实践教学平台,对智能运输系统实验教学进行了项目化设计。文章以智能交通出行需求与分布预测实验为例,按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四阶段详细介绍了设计过程。
【文章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1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智能交通领域人才岗位需求
“智能运输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所使用的“智能交通系统实践教学平台”如图2所示。智能交通系统实践教学平台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教学平台,是以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11]、传感器技术、VR虚拟仿真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嵌入式交通分析软件TransCAD和VISSIM[12]等构建的城市交通系统场景虚拟现实系统和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该实验教学平台通过道路监控系统实时采集车辆运行数据参数及停车数据参数等信息,并经过无线网络传送到智能交通实验教学平台主控器,由实验教学平台显示系统实时显示并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再根据交通状况自适应调节交通设备控制系统,以满足最佳的交通运输条件。学习者能够通过该实验教学平台快速学习智能交通系统行车避让技术、先进公交系统控制技术、智能交通GPS定位技术[13]、智能交通物流技术、智能交通出行需求技术、交通分布预测技术、先进交通管理技术、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技术及车辆视频监控技术[10]等。2.2实验教学内容构建
(4)交通分布预测程序设计。学习交通分布预测软件程序,通过调试训练提高分布预测精度,并对实时交通分布情况数据加以分析,优化完善程序设计,达到实验目标。具体程序设计流程图如图3所示。根据此流程图,设计出行需求数据加载程序、交通分布预测子程序、优化算法程序、TransCAD出行分布需求效果图构建程序等。此设计程序只给出了提示,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算法设计,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4运行(operate):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OBE理念的无人驾驶车辆课程实验平台设计[J]. 熊光明,龚建伟,陈慧岩.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12)
[2]基于CBE+CDIO理念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项目设计[J]. 檀盼龙,邵欣,张建新,李云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11)
[3]基于仿真的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实验设计[J]. 王艳丽,王玲,吴兵,李林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08)
[4]现代轨道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 马然,马军,周连佺,苏秀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10)
[5]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中交通延误综合分析[J]. 王春娥,吴其胜,焦宝祥,钟栋青.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5)
[6]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交通信号控制实验设计[J]. 柳祖鹏,何雅琴,杜胜品.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02)
[7]基于综合专业项目的交通软件实验教学探讨[J]. 秦焕美,曹静,高建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03)
[8]基于VISSIM的“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课程设计[J]. 王艳丽,吴兵,李林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03)
[9]VISSIM仿真系统在交通信号控制教学中的使用[J]. 沈雅婕.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02)
[10]信号交叉口控制延误算法的适应性研究[J]. 沈旅欧,刘好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本文编号:2926182
【文章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1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智能交通领域人才岗位需求
“智能运输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所使用的“智能交通系统实践教学平台”如图2所示。智能交通系统实践教学平台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教学平台,是以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11]、传感器技术、VR虚拟仿真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嵌入式交通分析软件TransCAD和VISSIM[12]等构建的城市交通系统场景虚拟现实系统和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该实验教学平台通过道路监控系统实时采集车辆运行数据参数及停车数据参数等信息,并经过无线网络传送到智能交通实验教学平台主控器,由实验教学平台显示系统实时显示并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再根据交通状况自适应调节交通设备控制系统,以满足最佳的交通运输条件。学习者能够通过该实验教学平台快速学习智能交通系统行车避让技术、先进公交系统控制技术、智能交通GPS定位技术[13]、智能交通物流技术、智能交通出行需求技术、交通分布预测技术、先进交通管理技术、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技术及车辆视频监控技术[10]等。2.2实验教学内容构建
(4)交通分布预测程序设计。学习交通分布预测软件程序,通过调试训练提高分布预测精度,并对实时交通分布情况数据加以分析,优化完善程序设计,达到实验目标。具体程序设计流程图如图3所示。根据此流程图,设计出行需求数据加载程序、交通分布预测子程序、优化算法程序、TransCAD出行分布需求效果图构建程序等。此设计程序只给出了提示,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算法设计,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4运行(operate):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OBE理念的无人驾驶车辆课程实验平台设计[J]. 熊光明,龚建伟,陈慧岩.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12)
[2]基于CBE+CDIO理念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项目设计[J]. 檀盼龙,邵欣,张建新,李云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11)
[3]基于仿真的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实验设计[J]. 王艳丽,王玲,吴兵,李林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08)
[4]现代轨道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 马然,马军,周连佺,苏秀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10)
[5]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中交通延误综合分析[J]. 王春娥,吴其胜,焦宝祥,钟栋青.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5)
[6]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交通信号控制实验设计[J]. 柳祖鹏,何雅琴,杜胜品.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02)
[7]基于综合专业项目的交通软件实验教学探讨[J]. 秦焕美,曹静,高建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03)
[8]基于VISSIM的“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课程设计[J]. 王艳丽,吴兵,李林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03)
[9]VISSIM仿真系统在交通信号控制教学中的使用[J]. 沈雅婕.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02)
[10]信号交叉口控制延误算法的适应性研究[J]. 沈旅欧,刘好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本文编号:2926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2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