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交流受电弓框架疲劳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08:12
  交流受电弓作为干线铁路车辆从接触网取流的重要媒介,在受电弓-接触网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交流供电系统相对直流供电系统体现出优势的不断显著,交流受电弓逐渐引用到城市轨道交通中。随着铁路运载量增加,运行里程增加,交流受电弓框架在未达到设计寿命就出现裂纹、裂开等现象,不仅增加了受电弓维修成本,还严重影响了列车正常取流和配套的接触网的可靠性。因此对交流受电弓框架的疲劳特性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一种交流受电弓为例,首先结合材料力学推导了受电弓框架所受各种应力,说明了受电弓框架在多种载荷作用下承受着复杂的交变应力,这是使得受电弓产生疲劳裂纹的主要原因。基于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平衡杆、静态接触力、工作高度、拉出值对受电弓各部分最大应力的影响,发现静态接触力对受电弓应力最大部位影响相对较大,与此同时,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受电弓的固有频率与在该频率下的振型。另一方面,在受电弓框架布点测试静态应力,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测定了测试点应力与接触力、工作高度的关系,发现工作高度增加上臂杆测试点应力大多减小,应力集中处应力增加,下臂杆应力增加,工作高度对受电弓框架整体影响较小。在动态...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交流受电弓框架疲劳特性研究


上框架肘接部位焊缝裂纹

示意图,加强筋,框架,受电弓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2重,近年以来部分地铁受电弓在很短的时间就出现弓角、上框架开裂、横梁裂纹臂杆裂纹等疲劳现象。图 1-1 为文献[13]中上框架焊缝裂开示意图,图 1-2 为框架加强筋开裂示意图。与此同时,高速受电弓在运营过程中上框架也出现裂纹,且主要分布在上框架顶管与肘接焊缝处[15],图 1-3、1-4 分别是文献[15]中疲劳裂纹置。

示意图,上框架,顶管,裂纹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2重,近年以来部分地铁受电弓在很短的时间就出现弓角、上框架开裂、横梁裂纹臂杆裂纹等疲劳现象。图 1-1 为文献[13]中上框架焊缝裂开示意图,图 1-2 为框架加强筋开裂示意图。与此同时,高速受电弓在运营过程中上框架也出现裂纹,且主要分布在上框架顶管与肘接焊缝处[15],图 1-3、1-4 分别是文献[15]中疲劳裂纹置。图 1-1 上框架肘接部位焊缝裂纹图 1-2 框架底部加强筋开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铁交流供电方案探讨[J]. 吴秋瑞,李群湛,刘炜.  铁道工程学报. 2018(03)
[2]高速受电弓上框架裂纹故障分析与改进[J]. 陈明国,冯叶,孙云嵩.  机车电传动. 2017(04)
[3]滑板磨耗对受电弓系统服役性能的影响研究[J]. 宋冬利,江亚男,张卫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7(03)
[4]基于受电弓框架模型的部件危险点动应力计算方法[J]. 宋冬利,江亚男,张卫华,梅桂明.  中国铁道科学. 2016(06)
[5]SS4型电力机车受电弓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 张天祥.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9)
[6]地铁车辆受电弓故障分析[J]. 方松,高红星.  机械. 2014(11)
[7]受电弓拉杆断裂失效分析[J]. 涂建国,胡海丽,黄凤,司亚春.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4(05)
[8]高速动车组受电弓上臂顶管裂纹的分析及改进[J]. 李英,徐练,李明高,宋冬利,刘东亮.  机车电传动. 2014(03)
[9]高速动车组受电弓上臂横梁部件抗疲劳性能[J]. 李明高,杨永勤,宿崇,马纪军,裴春兴.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3(04)
[10]深圳地铁环中线列车受电弓弓角裂纹分析及处理措施[J]. 余洪昇.  科技信息. 2013(08)

硕士论文
[1]AC25kV刚性接触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唐浩.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考虑接触线不平顺的弓网系统动力学研究[D]. 江亚男.西南交通大学 2014
[3]弓—网耦合系统的动态模拟及疲劳分析[D]. 李鹏.天津大学 2009
[4]重庆跨座式单轨车受电弓失效分析[D]. 段友丽.重庆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54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54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2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