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高铁鄂渝段岩溶地质选线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2021-01-08 16:09
我国境内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裸露于地表的面积达91万km2,但岩溶发育具有时空不均一性,故难以充分判断岩溶发育的强度。高速铁路的建设在碳酸盐岩地区多以绕避可溶岩的方案为主,而在西南地区及鄂西地区,碳酸盐岩大面积连续出露,导致常规绕避的原则和方法并不适用。郑万高铁鄂渝段所在的鄂西地区,地处中国地势二、三级台阶交界处,地形起伏较大,岩溶类型丰富,空间展布情况复杂,通过野外岩溶地质调查难以准确地刻画其岩溶发育程度。鄂西地区工程条件恶劣,已建岩溶隧道岩溶灾害事故频发,加之区域岩溶水利用率高,如何避免岩溶灾害,保证施工安全,降低对区内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严重困扰了郑万线选线工作。岩溶问题成为制约区内铁路建设的首要问题,从而限制了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经济往来。现有岩溶地质选线的优化方案多是对岩溶发育程度的定性分析和基于已有线路的比选,人为因素较重,缺乏定量分析和数学模型概化。因此,基于鄂西地区特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区岩溶发育受控机理,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多层次多指标的岩溶地质选线模型有着显著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基于研究区的地质和岩溶水文地质条件,通过野外调查资料,从...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范围岩溶发育具有空间分异特征,难以单指标地评价区域的岩溶发育程度,故难
技术路线图
第 2 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第 2 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2.1 自然地理条件2.1.1 地理位置研究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和重庆东北部,区内包括巫山县、巴东县、兴山县、保康县和南漳县等县级行政单位。区内大部分为山区,但沪蓉高速、呼北高速、G207、G209、G316、G318 和 G55 等多条高速、国道以及多条省道、县道交错相通,连接了川渝、河南以及鄂中地区,交通十分便利。如图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路路线方案比选评价研究[J]. 庞京成,宋宁宁,任宇. 山东交通科技. 2018(03)
[2]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股价同步性与噪音关系研究[J]. 任永平,李伟.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5)
[3]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风险研究[J]. 杜景峰.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2)
[4]岩溶隧道突涌水危险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 张文泉,刘毓.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6(02)
[5]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地质选线适宜性评价[J]. 高伟,杨艳娜,李豫馨,许模. 人民珠江. 2016(03)
[6]鄂西南岩溶调查研究工作进展及下步工作展望[J]. 吴慈华,吴德宽,曹劲,张念.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06)
[7]基于DEM对喀斯特地貌山地及水系信息的提取——以桂林阳朔县为例[J]. 李飞,杨小平,郝红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08)
[8]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J]. 王世东,刘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9)
[9]层次分析法(AHP)在矿山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J]. 宋爽. 山东工业技术. 2015(07)
[10]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取值方法[J]. 杨艳娜,曹化平,许模. 现代地质. 2015(02)
博士论文
[1]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空间分异特征及评价系统构建研究[D]. 钟玲敏.成都理工大学 2018
[2]西南山区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研究[D]. 杨艳娜.成都理工大学 2009
[3]隧道工程地下水水害防治与评价体系研究[D]. 潘海泽.西南交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米仓山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研究及其模糊层次评价[D]. 白永杰.重庆大学 2017
[2]深埋隧道突水灾害防突岩层变形破坏特性研究[D]. 刘贵周.中国矿业大学 2016
[3]鄂西黄陵断穹北部区域岩溶水系统特征及隧道工程适宜性探析[D]. 张婉婷.成都理工大学 2016
[4]特长岩溶隧道突水涌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 王勇龙.长沙理工大学 2014
[5]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特征与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D]. 肖时珍.贵州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64897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范围岩溶发育具有空间分异特征,难以单指标地评价区域的岩溶发育程度,故难
技术路线图
第 2 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第 2 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2.1 自然地理条件2.1.1 地理位置研究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和重庆东北部,区内包括巫山县、巴东县、兴山县、保康县和南漳县等县级行政单位。区内大部分为山区,但沪蓉高速、呼北高速、G207、G209、G316、G318 和 G55 等多条高速、国道以及多条省道、县道交错相通,连接了川渝、河南以及鄂中地区,交通十分便利。如图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路路线方案比选评价研究[J]. 庞京成,宋宁宁,任宇. 山东交通科技. 2018(03)
[2]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股价同步性与噪音关系研究[J]. 任永平,李伟.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5)
[3]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风险研究[J]. 杜景峰.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2)
[4]岩溶隧道突涌水危险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 张文泉,刘毓.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6(02)
[5]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地质选线适宜性评价[J]. 高伟,杨艳娜,李豫馨,许模. 人民珠江. 2016(03)
[6]鄂西南岩溶调查研究工作进展及下步工作展望[J]. 吴慈华,吴德宽,曹劲,张念.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06)
[7]基于DEM对喀斯特地貌山地及水系信息的提取——以桂林阳朔县为例[J]. 李飞,杨小平,郝红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08)
[8]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J]. 王世东,刘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9)
[9]层次分析法(AHP)在矿山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J]. 宋爽. 山东工业技术. 2015(07)
[10]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取值方法[J]. 杨艳娜,曹化平,许模. 现代地质. 2015(02)
博士论文
[1]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空间分异特征及评价系统构建研究[D]. 钟玲敏.成都理工大学 2018
[2]西南山区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研究[D]. 杨艳娜.成都理工大学 2009
[3]隧道工程地下水水害防治与评价体系研究[D]. 潘海泽.西南交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米仓山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研究及其模糊层次评价[D]. 白永杰.重庆大学 2017
[2]深埋隧道突水灾害防突岩层变形破坏特性研究[D]. 刘贵周.中国矿业大学 2016
[3]鄂西黄陵断穹北部区域岩溶水系统特征及隧道工程适宜性探析[D]. 张婉婷.成都理工大学 2016
[4]特长岩溶隧道突水涌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 王勇龙.长沙理工大学 2014
[5]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特征与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D]. 肖时珍.贵州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64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6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