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平塘特大桥关键构件破坏顺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16:14
为探究山区超高墩三塔大跨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各关键构件(桥塔、支座、基础和桥墩)的破坏顺序,以在建的贵州平塘特大桥为工程依托,首先基于OPEENSEES软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概率理论建立斜拉桥地震易损性模型,最后以混凝土应变和支座相对位移为易损性指标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得到各构件易损性曲线,并基于各构件的易损性曲线对此类桥型的构件破坏顺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横向地震对该斜拉桥造成的破坏程度要大于纵向地震;在纵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最易发生破坏的是中塔支座和边塔基础,在横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最易发生破坏的是边塔支座和过渡墩基础。
【文章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2020,42(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总体布置图(单位:m)
本文采用Taucer和Lee J等人提出的弹塑性纤维单元即Nonlinear Beam Column 单元模拟主塔和桩基[4]。钢主梁、小纵梁与横梁均采用弹性梁单元模拟即Elastic Beam Column 单元,叠合梁中的混凝土桥面板采用ShellMITC4弹性板单元模拟。在OPENSEES里可以采用Concrete01材料模拟该类混凝土应力应变模型,本文采用Mander混凝土本构模型,其应力应变关系如图2所示[13-14]。主塔及桩基中的纵筋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进行模拟,图3为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图中,βz为曲线渐近线,σp为钢筋的比例极限。
主塔及桩基中的纵筋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进行模拟,图3为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图中,βz为曲线渐近线,σp为钢筋的比例极限。采用零长度单元模拟支座,支座固定方向采用Elastic材料,滑动方向采用Elastic PP材料。所有支座均按照图4设置约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主余震作用的近海桥墩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J]. 梁岩,闫佳磊,牛欢,李杰.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4)
[2]多维地震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曲线桥地震响应分析[J]. 程麦理,李盛斌,杨红霞,韩春.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4)
[3]考虑双向碰撞效应的连续斜交桥地震响应研究[J]. 陶源,徐略勤,姚凯,李静文.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2)
[4]大跨度斜拉桥地震易损性及可恢复性分析[J]. 武芳文,孟园英,陈月,纪全有,杨源源,吴志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20(01)
[5]基于性能的大跨径斜拉桥主塔概率地震风险分析[J]. 武芳文,孟园英,薛成凤,杨源源,纪全有. 世界地震工程. 2018(03)
[6]桩土作用对隔震梁桥地震易损性及震后通行能力影响[J]. 唐永久,方圣恩.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4)
[7]非一致地震激励下飘浮体系斜拉桥易损性分析[J]. 马凯,钟剑,袁万城,党新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2)
[8]高墩多塔斜拉桥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及易损性评估[J]. 胡思聪,李立峰,王连华. 中国公路学报. 2017(12)
[9]上海南浦大桥纵向地震反应分析[J]. 范立础,袁万城,胡世德. 土木工程学报. 1992(03)
硕士论文
[1]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受力性能分析[D]. 韩啸.西安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64903
【文章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2020,42(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总体布置图(单位:m)
本文采用Taucer和Lee J等人提出的弹塑性纤维单元即Nonlinear Beam Column 单元模拟主塔和桩基[4]。钢主梁、小纵梁与横梁均采用弹性梁单元模拟即Elastic Beam Column 单元,叠合梁中的混凝土桥面板采用ShellMITC4弹性板单元模拟。在OPENSEES里可以采用Concrete01材料模拟该类混凝土应力应变模型,本文采用Mander混凝土本构模型,其应力应变关系如图2所示[13-14]。主塔及桩基中的纵筋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进行模拟,图3为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图中,βz为曲线渐近线,σp为钢筋的比例极限。
主塔及桩基中的纵筋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进行模拟,图3为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图中,βz为曲线渐近线,σp为钢筋的比例极限。采用零长度单元模拟支座,支座固定方向采用Elastic材料,滑动方向采用Elastic PP材料。所有支座均按照图4设置约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主余震作用的近海桥墩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J]. 梁岩,闫佳磊,牛欢,李杰.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4)
[2]多维地震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曲线桥地震响应分析[J]. 程麦理,李盛斌,杨红霞,韩春.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4)
[3]考虑双向碰撞效应的连续斜交桥地震响应研究[J]. 陶源,徐略勤,姚凯,李静文.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2)
[4]大跨度斜拉桥地震易损性及可恢复性分析[J]. 武芳文,孟园英,陈月,纪全有,杨源源,吴志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20(01)
[5]基于性能的大跨径斜拉桥主塔概率地震风险分析[J]. 武芳文,孟园英,薛成凤,杨源源,纪全有. 世界地震工程. 2018(03)
[6]桩土作用对隔震梁桥地震易损性及震后通行能力影响[J]. 唐永久,方圣恩.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4)
[7]非一致地震激励下飘浮体系斜拉桥易损性分析[J]. 马凯,钟剑,袁万城,党新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2)
[8]高墩多塔斜拉桥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及易损性评估[J]. 胡思聪,李立峰,王连华. 中国公路学报. 2017(12)
[9]上海南浦大桥纵向地震反应分析[J]. 范立础,袁万城,胡世德. 土木工程学报. 1992(03)
硕士论文
[1]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受力性能分析[D]. 韩啸.西安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64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6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