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新基建”背景下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质量研究——基于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视角

发布时间:2021-01-09 22:16
  分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从智慧城市的角度,基于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的视角,分析居民、管理者、环境三维视角下对道路基础设施质量的需求,将需求转化为性能特征指标,建立道路基础设施质量问题与特征指标的关系,形成道路基础设施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以成都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在20个委办局调研数据的基础上,选取路网规模与结构、路网联通与承载力、公共交通、交通通行、智能与环保五个方向,提取15项定量指标,采用空间信息技术定量分析计算指标,评估成都核心区道路基础设施质量水平。分析结果给出新基建背景下道路基础设施质量优化提升建议:需从创新发展、发现与补齐短板、有效融合三大方向着手。 

【文章来源】:宏观质量研究. 2020,8(06)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新基建”背景下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质量研究——基于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视角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示意图,层次,模型,等级


正向型指标等级分析示意图

行政区划图,路网,矢量数据,行政区划


通过研究国内外道路交通管理与运维部门的经验发现,对城市道路评价,首先要收集全面准确的路网信息。传统的方法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周期长精度不高。将 GIS 技术和空间信息数据引入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质量评价,能够将道路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紧密结合,大范围快速分析道路密度、路网级配、道路面积、路网连接、路网承载力等核心指标(饶杨莉、 陈飞、 周浩,2019)。研究选择高精度专业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作为实验数据主要来源,矢量数据相对精度在0.2米以内,满足对道路网相关指标的精准空间分析计算,研究区路网数据如图3所示。采用GIS技术分析计算成都路网指标,重要过程数据结果汇总如表4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享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樊自甫,郎璐米,万晓榆.  统计与决策. 2020(05)
[2]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四川天府新区交通通达性分析[J]. 饶杨莉,陈飞,周浩.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03)
[3]基于边界速度的城市路网承载力估计方法[J]. 张彭,孙建平,雷方舒,全宇翔,朱广宇.  交通运输研究. 2018(06)
[4]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可变模糊评价[J]. 罗景峰.  开发研究. 2017(02)
[5]基于Google影像的城市道路网提取及其应用[J]. 李朝奎,张多才,陶建军,王芳.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2(01)
[6]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模型研究[J]. 陈仲常,姜建慧,龚锐.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06)
[7]基于路网结构的旅游景点可达性分析——以南京市区为例[J]. 靳诚,陆玉麒,张莉,徐菁.  地理研究. 2009(01)

硕士论文
[1]基于AHP-熵权法的渡槽健康状态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朱怀.湖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67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67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c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