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潮流分析与动态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19:14
  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能够实现的全线贯通供电,对再生制动能量利用十分便捷,同时能够避免杂散电流的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当接触供电装置采用受电犁、接触带时,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有着很大的提升,能够大幅减少牵引所的数目,以降低建设成本。城市轨道交流牵引供电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方案,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压、功率等电气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十分必要,为其在工程应用与推广中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首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技术方案,从电缆牵引供电网的结构出发,给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等效阻抗模型的建立方法,并根据受电犁、接触带的限制条件对供电轨的等效参数进行分析和选择,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等效阻抗模型。其次,根据动态仿真的要求提出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单负荷、全负荷动态模型的方法,利用交直交机车的牵引特性结合既有线路的运行图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动态负荷模型,并根据动态负荷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对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了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在再...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潮流分析与动态仿真研究


多导体链式网络模型π型等值电路示意图

等效电抗,最小间距,单位,供电轨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6页-6/6KV 6/10KV 交联三芯电力电缆的绝缘厚度为 3.4mm,将供电轨、回流轨对标三缆,两轨的最小间距取AD =3.4mm。为方便研究,设两导线间的最小间距为0d ,则有0d 2a + d,单位电抗 X 为:00.2892 lg(2.568 1.284* )( / km)dXa+ (2- 22)当0d =3.4mm 时, X 随 a 变化如图 2-13 所示。

等效电抗,单位


0000.2892 lg(2.568 1.284* )( / km)dXa+ (2当0d =3.4mm 时, X 随 a 变化如图 2-13 所示。图 2-13 d0=3.4mm 时单位等效电抗-半径变化图当0d =5mm 时, X 随 变化如图 2-14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生制动对同相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影响研究[J]. 孙镜堤,解绍锋,张凯,李海燕,陈民武.  电力工程技术. 2018(06)
[2]论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统一牵引供电方式[J]. 李群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8(11)
[3]权重系数自适应调整的混合储能系统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J]. 林泓涛,姜久春,贾志东,程龙,齐洪峰,韦绍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18)
[4]长直平行双导线电感传统计算方法误差分析与修正[J]. 王琦,赵启明,袁建生.  电线电缆. 2017(06)
[5]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牵引供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J]. 陈民武,许臣友,黄文勋,邱璐,孙小凯.  中国铁道科学. 2016(01)
[6]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牵引网电气特性研究[J]. 郭鑫鑫,李群湛,解绍锋,易东,王辉,宋静文.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5(12)
[7]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 李群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5(02)
[8]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 李群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4(04)
[9]基于扩展解耦法的AT牵引网钢轨电位分析[J]. 马庆安,李群湛.  铁道学报. 2014(02)
[10]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电缆供电分析[J]. 李群湛,易东,贺建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01)

博士论文
[1]电气化铁路电缆牵引网研究[D]. 郭鑫鑫.西南交通大学 2016
[2]高速铁路AT供电若干问题的研究[D]. 马庆安.西南交通大学 2013
[3]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优化及牵引供电系统动态仿真[D]. 刘炜.西南交通大学 2009
[4]牵引供电系统负序问题研究[D]. 万庆祝.清华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城市轨道牵引与电力混合式主变电所方案研究[D]. 王延青.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城市轨道交通交流供电系统钢轨电位研究[D]. 岳新华.西南交通大学 2018
[3]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贯通式同相改造方案研究[D]. 刘双玲.西南交通大学 2018
[4]城市轨道交流牵引供电系统供电技术研究[D]. 刘政.西南交通大学 2018
[5]城市轨道交通交流供电方案探讨[D]. 李玉光.西南交通大学 2017
[6]组合式贯通同相供电系统潮流优化技术研究[D]. 李默.西南交通大学 2017
[7]贯通同相供电系统潮流控制策略及其优化[D]. 许臣友.西南交通大学 2017
[8]电气化铁路长距离供电技术方案研究[D]. 王辉.西南交通大学 2017
[9]电气化铁路新型电缆牵引供电技术方案研究[D]. 蓝波.西南交通大学 2015
[10]贯通同相供电系统潮流控制策略研究[D]. 胡景瑜.西南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77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77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2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