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区域行车舒适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01-24 07:45
坑槽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重要病害形式之一,产生后将影响行车舒适与安全,但目前缺乏准确、系统的坑槽区域行车舒适性评价方法。在路面坑槽区域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轮胎与坑槽底部的接触状态,确定坑槽有效深度;以此为基础,建立车辆振动模型,获得车辆经过坑槽区域时的人体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而以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指标评价行车舒适性;分析坑槽深度、坑槽平面尺寸、车速、路面纵坡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提出行车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坑槽长度L≥2(2rh-h2)1/2时,坑槽有效深度hv=h,否则hv=r-(r2-(L/2)2)1/2<h;在基准参数条件下,车辆经过坑槽区域时,车辆振动为振幅衰减的简谐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3.2m/s2,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0.95m/s2,人体主观感受为"不舒适",坑槽的存在明显降低了行车舒适性;坑槽深度、坑槽平面尺寸、车速、路面纵坡均对行车舒适性影响较大,在行车舒适...
【文章来源】:公路. 2020,65(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坑槽剖面及平面示意
车辆经过沥青路面坑槽区域时,坑槽深度及平面尺寸大小影响着轮胎的接地状态,进而影响行车舒适性。车辆经过方形坑槽区域时,轮胎与坑槽底部的接触状态分为3种:“相切”、“相割”和“相离”,如图2所示。论文分以下3种情况展开讨论。(1)轮胎与坑槽底部“相离”。
振动模型建立以后,需采用合适的算法求解振动方程(2),求得,以获得质量体m1(包括乘客和驾驶员)的加速度,进而对车辆经过坑槽区域时的行车舒适性进行评价。论文拟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振动模型。求解过程中,令,则式(2)可表示成式(3)。式(3)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饱水沥青路面动水冲刷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J]. 郭学东,李准,马桂荣,李颖松,王振勇,郭威,李济鲈. 公路. 2019(03)
[2]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减速标线与红色警示路面减速效果及舒适性研究[J]. 陶盼盼,于海臣,赵晓华,刘纯. 公路. 2019(01)
[3]路桥过渡段沥青路面平整度的评价方法[J]. 苏曼曼,张洪亮.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4]基于车-路相互作用的沥青路面平整度劣化研究[J]. 李倩,刘俊卿. 振动与冲击. 2018(06)
[5]车辆多轮动载作用下柔性路面动应力响应[J]. 刘大维,戴宗宏,陈洋,陈焕明. 中国公路学报. 2017(11)
[6]修补模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补缝界面力学影响研究[J]. 温志广,杨永红,魏琳暄. 公路. 2017(05)
[7]基于整车模型的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方法[J]. 苏曼曼,张洪亮.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8]采用IRI评价机场道面平整度的适用性[J]. 凌建明,刘诗福,袁捷,杨文臣.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7(01)
[9]车辆多轮随机动载作用下柔性沥青路面的应变分析[J]. 陈洋,戴宗宏,陈焕明,刘大维. 振动与冲击. 2016(19)
[10]基于平整度的CRCP冲断区域维修标准研究[J]. 赵全满,张洪亮,高江平,郭桂宏. 公路交通科技. 2015(04)
博士论文
[1]车辆—路面系统耦合振动分析及乘坐舒适度评价[D]. 张丙强.中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96874
【文章来源】:公路. 2020,65(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坑槽剖面及平面示意
车辆经过沥青路面坑槽区域时,坑槽深度及平面尺寸大小影响着轮胎的接地状态,进而影响行车舒适性。车辆经过方形坑槽区域时,轮胎与坑槽底部的接触状态分为3种:“相切”、“相割”和“相离”,如图2所示。论文分以下3种情况展开讨论。(1)轮胎与坑槽底部“相离”。
振动模型建立以后,需采用合适的算法求解振动方程(2),求得,以获得质量体m1(包括乘客和驾驶员)的加速度,进而对车辆经过坑槽区域时的行车舒适性进行评价。论文拟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振动模型。求解过程中,令,则式(2)可表示成式(3)。式(3)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饱水沥青路面动水冲刷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J]. 郭学东,李准,马桂荣,李颖松,王振勇,郭威,李济鲈. 公路. 2019(03)
[2]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减速标线与红色警示路面减速效果及舒适性研究[J]. 陶盼盼,于海臣,赵晓华,刘纯. 公路. 2019(01)
[3]路桥过渡段沥青路面平整度的评价方法[J]. 苏曼曼,张洪亮.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4]基于车-路相互作用的沥青路面平整度劣化研究[J]. 李倩,刘俊卿. 振动与冲击. 2018(06)
[5]车辆多轮动载作用下柔性路面动应力响应[J]. 刘大维,戴宗宏,陈洋,陈焕明. 中国公路学报. 2017(11)
[6]修补模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补缝界面力学影响研究[J]. 温志广,杨永红,魏琳暄. 公路. 2017(05)
[7]基于整车模型的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方法[J]. 苏曼曼,张洪亮.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8]采用IRI评价机场道面平整度的适用性[J]. 凌建明,刘诗福,袁捷,杨文臣.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7(01)
[9]车辆多轮随机动载作用下柔性沥青路面的应变分析[J]. 陈洋,戴宗宏,陈焕明,刘大维. 振动与冲击. 2016(19)
[10]基于平整度的CRCP冲断区域维修标准研究[J]. 赵全满,张洪亮,高江平,郭桂宏. 公路交通科技. 2015(04)
博士论文
[1]车辆—路面系统耦合振动分析及乘坐舒适度评价[D]. 张丙强.中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96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9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