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供需平衡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分层与分类方法

发布时间:2021-04-14 06:24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系统评价了中国主要城市2025年的轨道交通客流需求强度与线网供给间的失衡程度。首先,在熵值理论和交通需求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供给潜力分层方法,以及基于供给潜力分层的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给潜力量化分层、客流需求强度进行预测;其次,基于人均密度和负荷强度指标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分类;最后,选择中国14个典型大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验证提出方法的合理性和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60%的高潜力城市易出现供给富余,这与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导致的轨道交通分担率不高以及现有负荷强度偏高有关,其中广州负荷强度过高以及西安线网规模偏小导致了供给富余的假象;60%的中潜力城市和75%的低潜力城市供给不足,这与城市职住地失衡较为严重,而线路密度和负荷强度偏低有关;按照人均密度和负荷强度变化情况,2025年样本城市有望形成5种类型,其中北京为高密度高负荷城市,线网运行效益较好,广州、重庆、南京为高密度中负荷城市,天津、深圳、沈阳、长春、大连为中密度高负荷城市,西安、上海为中密度中负荷城市,这4类城市供需更趋协调平衡;杭州、成都...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供需平衡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分层与分类方法


不同潜力城市轨道交通供需差

密度图,城市轨道交通,潜力,轨道


不同潜力城市轨道交通人均密度及负荷强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网络与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性量化分析[J]. 彭其渊,刘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9(03)
[2]基于组合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J]. 杨静,朱经纬,刘博,冯诚,张红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9(03)
[3]国内各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负荷强度比较分析——基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分析的研究报告之二[J]. 王镇波,李昱澄,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05)
[4]基于改进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地铁客流预测[J]. 潘杰,马超群.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06)
[5]城市轨道交通合理规模综合计算模型研究[J]. 陈坚,李武,赵翰林,吴改选.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6(02)
[6]基于供需平衡的城轨线网规模计算方法[J]. 宋传增,李鑫磊,张朔.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5(06)
[7]综合交通系统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测算[J]. 王智鹏,罗霞.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S1)
[8]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影响因素与成长规律[J]. 王玉萍,马超群.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9]天津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与交通政策探讨[J]. 马克平,曹伯虎,范小勇.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7(04)
[10]大中城市居民出行强度的聚类分析[J]. 邹志云,蒋忠海,梅亚南,宋程.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7(02)

博士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与布局方法研究[D]. 杨京帅.西南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6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136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