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基础设施搭载式检测系统的研发
发布时间:2021-05-26 14:54
针对目前国内基础设施检测采用的专用检测车投入高、利用率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检测设备安装到运营列车上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小型化设备,通过对设备安装方式、合成算法、检测方式等进行重新设计研究形成搭载式检测系统,包括搭载式轨道动态检测系统、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通信检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地铁新机场线及6号线。结果表明,搭载式检测系统可以对铁路工务、电务、通信专业进行综合动态检测,实现了随车实时检测,避免了资源浪费,并极大提高了基础设施检测的效率和实时性。
【文章来源】:铁道建筑. 2020,6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系统架构
1.1 搭载式轨道动态检测系统
1.2 搭载式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
1.3 搭载式通信检测系统
2 应用实例
2.1 北京地铁新机场线
2.2 北京地铁6号线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和分析[J]. 赵昕,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01)
[2]运营动车组加装轨道检测系统方案研究[J]. 彭昭云,李颖,魏世斌. 中国铁路. 2017 (03)
[3]高速轨道检测系统[J]. 魏世斌,刘伶萍,赵延峰,李颖,王昊. 铁路技术创新. 2012(01)
[4]GJ-6型轨道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制[J]. 魏世斌,李颖,赵延峰,陈春雷. 铁道建筑. 2012(02)
[5]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方法论[J].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 2011(02)
硕士论文
[1]便携式轨道几何检测系统研究[D]. 张继科.北京交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06566
【文章来源】:铁道建筑. 2020,6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系统架构
1.1 搭载式轨道动态检测系统
1.2 搭载式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
1.3 搭载式通信检测系统
2 应用实例
2.1 北京地铁新机场线
2.2 北京地铁6号线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和分析[J]. 赵昕,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01)
[2]运营动车组加装轨道检测系统方案研究[J]. 彭昭云,李颖,魏世斌. 中国铁路. 2017 (03)
[3]高速轨道检测系统[J]. 魏世斌,刘伶萍,赵延峰,李颖,王昊. 铁路技术创新. 2012(01)
[4]GJ-6型轨道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制[J]. 魏世斌,李颖,赵延峰,陈春雷. 铁道建筑. 2012(02)
[5]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方法论[J].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 2011(02)
硕士论文
[1]便携式轨道几何检测系统研究[D]. 张继科.北京交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06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0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