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孔式弹性垫板动静刚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5 20:37
弹性垫板在减缓列车与其走行基础相互动力作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静刚度和动静刚度比是决定弹性垫板减缓性能的关键参数。针对一种新型蜂窝网孔式弹性垫板结构,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选用超弹性与黏弹性本构模型叠加的方式来模拟橡胶材料的力学特性,在弹性垫板材料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网孔壁厚与孔径等关键参数的改变对网孔式弹性垫板动静刚度特性的影响,并与传统沟槽型弹性垫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网孔孔径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网孔壁厚的增大,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增大,动静刚度比减小;在网孔壁厚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网孔孔径的增大,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减小,动静刚度比增大;与静刚度相近的传统沟槽型弹性垫板相比,网孔式弹性垫板具有动静刚度比较低、最大应力值较小以及应力分布更加均匀的特点。因此,合理地调整网孔壁厚与孔径的大小可以使网孔式弹性垫板适用于刚度要求不同的轨道结构,并且将网孔结构应用于轨下弹性垫板可以增强垫板的传力特性,延长垫板的使用寿命。
【文章来源】:机械强度. 2020,42(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动、静刚度的计算方法
1.1 静刚度的计算方法
1.2 动刚度的计算方法
2 力学模型的建立
2.1 新型网孔式弹性垫板模型的建立
2.2 传统沟槽型弹性垫板模型的建立
2.3 材料属性
2.4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3 几何参数对动静刚度特性的影响
3.1 网孔壁厚(D)对动静刚度特性的影响
3.1.1 静刚度特性
3.1.2 动刚度特性
3.2 网孔孔径(R)对动静刚度特性的影响
3.2.1 静刚度特性
3.2.2 动刚度特性
4 与传统沟槽型弹性垫板对比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填充高阻尼材料增强网孔式橡胶弹性垫板的性能[J]. 王斌仓,石广田,和振兴,陈罄超,周华龙,赵峰. 铁道建筑. 2019(09)
[2]WJ-8型扣件弹性垫板低温动力性能及其影响研究[J]. 韦凯,赵泽明,欧灵畅,姚力. 铁道工程学报. 2018(03)
[3]WJ-8型扣件刚度温变规律及其影响研究[J]. 周昌盛,盛曦,周华龙,王平. 铁道标准设计. 2018(03)
[4]TPEE轨下垫板结构初探[J]. 王永冠,龙腾蛟,刘柏兵,卜继玲,李心. 特种橡胶制品. 2015(06)
[5]硫化工艺对EPDM微孔橡胶垫板动静刚度比的影响[J]. 谭莲影,程志,陈晓艳,黄良平. 特种橡胶制品. 2013(03)
[6]铁路钢轨扣件系统垂向动力模型及振动特性[J]. 王开云,蔡成标,朱胜阳. 工程力学. 2013(04)
[7]低动静刚度比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研究[J]. 王鑫,毛昆朋,吴智强,李艳伟,吴绍利. 聚氨酯工业. 2011(05)
[8]采用超弹性—粘弹性—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方法[J]. 吴杰,上官文斌,潘孝勇. 机械工程学报. 2010(14)
[9]黏弹性阻尼材料用于列车车内减振降噪的试验研究[J]. 范蓉平,孟光,贺才春,杨军. 机械强度. 2010(02)
[10]关于橡胶垫板刚度计算方法的研究[J]. 蔡文锋,王平,赵伟. 铁道建筑. 2008(04)
本文编号:3205971
【文章来源】:机械强度. 2020,42(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动、静刚度的计算方法
1.1 静刚度的计算方法
1.2 动刚度的计算方法
2 力学模型的建立
2.1 新型网孔式弹性垫板模型的建立
2.2 传统沟槽型弹性垫板模型的建立
2.3 材料属性
2.4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3 几何参数对动静刚度特性的影响
3.1 网孔壁厚(D)对动静刚度特性的影响
3.1.1 静刚度特性
3.1.2 动刚度特性
3.2 网孔孔径(R)对动静刚度特性的影响
3.2.1 静刚度特性
3.2.2 动刚度特性
4 与传统沟槽型弹性垫板对比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填充高阻尼材料增强网孔式橡胶弹性垫板的性能[J]. 王斌仓,石广田,和振兴,陈罄超,周华龙,赵峰. 铁道建筑. 2019(09)
[2]WJ-8型扣件弹性垫板低温动力性能及其影响研究[J]. 韦凯,赵泽明,欧灵畅,姚力. 铁道工程学报. 2018(03)
[3]WJ-8型扣件刚度温变规律及其影响研究[J]. 周昌盛,盛曦,周华龙,王平. 铁道标准设计. 2018(03)
[4]TPEE轨下垫板结构初探[J]. 王永冠,龙腾蛟,刘柏兵,卜继玲,李心. 特种橡胶制品. 2015(06)
[5]硫化工艺对EPDM微孔橡胶垫板动静刚度比的影响[J]. 谭莲影,程志,陈晓艳,黄良平. 特种橡胶制品. 2013(03)
[6]铁路钢轨扣件系统垂向动力模型及振动特性[J]. 王开云,蔡成标,朱胜阳. 工程力学. 2013(04)
[7]低动静刚度比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研究[J]. 王鑫,毛昆朋,吴智强,李艳伟,吴绍利. 聚氨酯工业. 2011(05)
[8]采用超弹性—粘弹性—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方法[J]. 吴杰,上官文斌,潘孝勇. 机械工程学报. 2010(14)
[9]黏弹性阻尼材料用于列车车内减振降噪的试验研究[J]. 范蓉平,孟光,贺才春,杨军. 机械强度. 2010(02)
[10]关于橡胶垫板刚度计算方法的研究[J]. 蔡文锋,王平,赵伟. 铁道建筑. 2008(04)
本文编号:3205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0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