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隧道正交穿过滑坡体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22:43
  隧道正交穿过滑坡体时,会同时诱发滑坡体移动和隧道变形增大的不利局面。为了研究两者的相互作用影响,增加对滑坡体和隧道变形的认识,从隧道开挖位置与滑动带垂直距离的角度出发,结合特克斯隧道现场滑坡体与隧道的地质情况,设计了4种不同工况下的模型试验,模拟隧道开挖造成滑坡体移动后,滑坡体滑动对其正交下穿隧道的变形影响,分析研究了滑坡体下穿隧道顶部距滑动带的垂直距离对两者相互作用的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当隧道开挖位置距离滑坡体较近时,隧道开挖引起的滑坡体移动和随之造成的隧道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在距隧道掌子面1 D(D为隧道开挖宽度)范围内,开挖扰动作用明显;(2)滑坡体与其正交下穿隧道相互作用的临界影响深度在3 D左右,此时两者相互作用很小,隧道开挖对上方滑坡体没有扰动影响。 

【文章来源】:公路. 2020,65(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隧道正交穿过滑坡体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试验模型断面示意

平面图,平面,模型,断面


本试验采用百分表、电阻式应变片和数据采集仪进行监测。沿隧道拱顶上方设置4个监测断面,断面间隔16cm,每个断面布置2个百分表,用于监测滑坡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如图2所示。隧道模型设置4个应变监测断面,断面间隔为16cm,与上部位移监测断面相对应。每个断面分别在拱顶、左拱腰、右拱腰、拱底处各布置1个应变片,监测隧道模型变形情况,如图3所示。图3 隧道模型应变片安装示意

模型图,隧道,模型,地质


图2 试验模型平面示意滑坡体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或滑坡体结构不同,滑坡—隧道体系的受力与变形特征有很大差异。为了研究隧道顶部距滑动带的距离和滑坡体移动对隧道变形的影响,根据国道G577线特克斯隧道现场地质情况、滑坡与隧道的关系建立地质力学试验模型,设计了4种工况,现场情况与工况四基本一致,见表2。试验过程中每次开挖6cm,开挖后静置1h,每次开挖前记一次读数,开挖完成后每20min记一次读数,直到下次开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隧道-洞口滑坡体系受力特征及变形模式[J]. 赵金,吴红刚,刘德仁,牌立芳,李玉瑞.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3)
[2]隧道-滑坡体系应力变形机理模型试验研究[J]. 秦睿,陈小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29)
[3]横穿滑坡变形区隧道受力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 尹静,邓荣贵,钟志彬,李凯甜,孙春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S2)
[4]隧道-滑坡正交体系受力模式的试验研究[J]. 吴红刚,陈小云,艾挥.  铁道工程学报. 2016(03)
[5]隧道-滑坡体系类型和隧道变形模式研究[J]. 吴红刚,吴道勇,马惠民,张红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S2)
[6]阳坡里隧道纵穿滑坡体段变形破坏机制与加固效应研究[J]. 王永刚,丁文其,唐学军.  岩土力学. 2012(07)
[7]滑坡地段隧道变形的地质力学模型及工程防治措施[J]. 陶志平,周德培.  铁道工程学报. 2006(01)
[8]坡体病害与隧道变形问题[J]. 马惠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S2)
[9]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受力变形规律的研究[J]. 毛坚强,周德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2(04)
[10]蠕动滑坡成因及隧道变形机理的分析[J]. 张鲁新,周德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02)

硕士论文
[1]滑向及轴线斜交条件下滑坡与隧道结构相互作用研究[D]. 张靓.西南交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21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21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8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