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高铁安海湾特大桥无砟轨道钢-混结合梁斜拉桥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1 15:14
安海湾特大桥是新建铁路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控制性工程,跨越安海湾,主桥为(40+135+300+135+40) m斜拉桥,半漂浮体系,采用混凝土桥面板与槽形钢箱梁相结合的主梁结构;索塔采用H形混凝土桥塔;主桥铺设含橡胶弹性隔离缓冲垫层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桥址基岩为弱风化辉绿岩,基础均采用柱桩。安海湾特大桥受力合理,辅助墩区段混凝土桥面板出现的拉应力通过综合采用支座升降法、配置预应力索等综合性措施,经济且有效地避免了混凝土桥面板受拉,显著减小了钢梁底板压应力和钢板厚度。通过与已实施无砟轨道铺设的两座300 m级无砟轨道桥梁对比,可以看出,安海湾特大桥具有良好的铺设无砟轨道条件。安海湾特大桥主桥无砟轨道钢-混结合梁斜拉桥的成功实施,为无砟轨道在大跨度桥梁的铺设提供了又一成功的典范,有利于大跨度无砟轨道桥梁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2020,64(S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安海湾特大桥效果图
安海湾特大桥主桥采用主跨300 m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40+135+300+135+40) m,半漂浮体系,主桥全长650 m。主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立面位于±1‰“人”字坡上,关于主跨中心对称,主桥桥式布置见图2。3.1 主梁
主梁标准横断面(单位: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海洪鹤大桥主航道桥总体设计[J]. 陈维家,张强,何铁明. 桥梁建设. 2020(04)
[2]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主梁受力特性分析[J]. 张建强,孙立山,胡辉跃,张燕飞. 桥梁建设. 2020(S1)
[3]大跨斜拉桥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适应性研究[J]. 秦艳. 高速铁路技术. 2020(03)
[4]横风环境下跨海大桥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仿真研究[J]. 崔圣爱,刘品,晏先娇,符飞,祝兵. 铁道学报. 2020(06)
[5]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与实践[J]. 陈良江,周勇政. 高速铁路技术. 2020(02)
[6]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研究综述[J]. 樊健生,刘诚,刘宇飞. 中国公路学报. 2020(04)
[7]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桥梁总体设计[J]. 王德志,杨恒,曾甲华,吴成,寇延春. 铁道标准设计. 2019(08)
[8]我国铁路斜拉桥的实践与设计参数研究[J]. 陈良江. 铁道建筑. 2017(11)
[9]高速铁路5×50m钢箱-混凝土连续结合梁设计研究[J]. 张帅. 铁道标准设计. 2016(09)
[10]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设计方案研究[J]. 杨恒. 中国铁路. 2016(06)
本文编号:3224775
【文章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2020,64(S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安海湾特大桥效果图
安海湾特大桥主桥采用主跨300 m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40+135+300+135+40) m,半漂浮体系,主桥全长650 m。主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立面位于±1‰“人”字坡上,关于主跨中心对称,主桥桥式布置见图2。3.1 主梁
主梁标准横断面(单位: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海洪鹤大桥主航道桥总体设计[J]. 陈维家,张强,何铁明. 桥梁建设. 2020(04)
[2]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主梁受力特性分析[J]. 张建强,孙立山,胡辉跃,张燕飞. 桥梁建设. 2020(S1)
[3]大跨斜拉桥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适应性研究[J]. 秦艳. 高速铁路技术. 2020(03)
[4]横风环境下跨海大桥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仿真研究[J]. 崔圣爱,刘品,晏先娇,符飞,祝兵. 铁道学报. 2020(06)
[5]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与实践[J]. 陈良江,周勇政. 高速铁路技术. 2020(02)
[6]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研究综述[J]. 樊健生,刘诚,刘宇飞. 中国公路学报. 2020(04)
[7]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桥梁总体设计[J]. 王德志,杨恒,曾甲华,吴成,寇延春. 铁道标准设计. 2019(08)
[8]我国铁路斜拉桥的实践与设计参数研究[J]. 陈良江. 铁道建筑. 2017(11)
[9]高速铁路5×50m钢箱-混凝土连续结合梁设计研究[J]. 张帅. 铁道标准设计. 2016(09)
[10]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设计方案研究[J]. 杨恒. 中国铁路. 2016(06)
本文编号:3224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2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