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桥梁信息化(BIM)施工碰撞检查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10:17
  工程建设领域搭乘信息化发展的快车,以BIM为代表的新生技术如日方升,给传统工程建设所存在的协同合作、资源共享、虚拟现实、信息集成与传递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契机。其中,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应用对解决大型复杂桥梁工程中的“错、漏、碰、缺”等系列问题具有较大意义。本文首先对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等各阶段中的碰撞冲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基于BIM的碰撞检查应用框架;然后针对BIM软件系统中的Revit软件和Navisworks软件自身碰撞检查功能不足之处,借助其良好的拓展性和强大的API展开相关二次开发工作;最后依托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该桥的参数化三维数字模型,对该桥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动画模拟)的碰撞检查应用研究,同时利用Midas Civil模型着重分析了预拱度的设置对钢桁梁整节段拼装螺栓错孔的影响,为解决传统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碰撞冲突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内容如下:1.围绕Revit API,针对单个对象之间的碰撞检查需求,将碰撞检查问题转化为对象空间相交元素过滤问题来开发插件以实现对单个对象的碰撞检查,同时完成对碰撞对象相关信息的提取功能,以此作为Navisworks碰...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桥梁信息化(BIM)施工碰撞检查应用研究


现阶段行业内信息传递交互现状在信息化变革时代的背景下,工程建设领域搭乘信息化发展的快车,以BIM

趋势图,建筑设计,趋势图,工程建设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代表的新生技术如日方传统工程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契机。BIM 技术与传统建设技术不同,自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全美董事会成员 Jerry Laiserin 与各大软件商业组织协调并促成 BIM 作为统一术语以来[1],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工程建域由二维设计到三维设计的历史性变革,这将是未来信息技术辅助设计的发势,如图 1.2 所示。BIM 参数化 3 维、4 维、5 维等 n 维数字模型为工程建设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及供货方等各责任主体提供了资源共享、工作的平台,成为解决我国传统工程建设行业各参与方分工不明、信息沟通的突破口。BIM 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是对传统工程建设技一次变革洗礼,也是 BIM 技术未来的核心发展趋势。

认知度,使用情况


各国对BIM的认知度和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数字化建造的思考与应用[J]. 叶浩文,周冲,樊则森,刘程炜.  工程管理学报. 2017(05)
[2]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类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 董春华,赵昆明,胡建平,王丽.  中国轻工教育. 2015(04)
[3]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其软件实现[J]. 史玉升,张李超,白宇,赵祖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5(02)
[4]基于BIM的FM运维管理平台研究——申都大厦运维管理平台应用实践[J]. 施晨欢,王凯,李嘉军,刘翀,翟韦.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06)
[5]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城市生命线运维管理研究[J]. 陈兴海,丁烈云.  中国工程科学. 2014(10)
[6]BIM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分析与研究[J]. 周霜,黄振华.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04)
[7]基于云计算的半结构化BIM数据库研究[J]. 余芳强,张建平,刘强,赵文忠.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3(06)
[8]基于BIM的建筑空间与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研究[J]. 过俊,张颖.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3(03)
[9]大跨度柏式钢桁梁桥厂制预拱度设置研究[J]. 蔡禄荣,王荣辉,王钰.  铁道学报. 2013(04)
[10]BIM在全球的应用现状[J]. 贺灵童.  工程质量. 2013(03)

博士论文
[1]虚拟现实中碰撞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 王祎.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BIM+VR”的建筑可视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 郭文强.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云环境下基于BIM的施工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季明.重庆大学 2016
[3]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D]. 王友群.重庆大学 2012
[4]超大规模动态场景的实时碰撞检测研究[D]. 乔梁.电子科技大学 2011
[5]变分层次包围体的构建及其在碰撞检测中的应用[D]. 许高峰.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2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32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3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