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热塑性改性材料的冷拌沥青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17:03
  冷拌沥青混合料又称冷拌料,是近年来在路面建设中得到大力推广的一种环保型路面材料,与普通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冷拌料在拌和以及现场施工过程中均无需控制温度,具有节能减排、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无论从技术手段还是经济社会效益角度上考虑,积极开展对冷拌沥青这一环保型路面材料性能的研究意义非常。本文在进行查阅文献资料及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采用热塑性材料为改性剂的冷拌沥青展开了研究,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溶剂型冷拌料的材料组成及结构类型进行分析,并应用摩尔-库仑理论分析了其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2)采用一种热塑性材料作为改性剂研制冷拌沥青,并通过对其制备工艺的研究,推荐出了最佳剪切温度与剪切时间。(3)通过对冷拌沥青性能指标进行的试验研究,推荐出了改性剂的最佳掺量范围,确定了冷拌沥青的配方。(4)在保证集料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对冷拌沥青及热拌SBS改性沥青进行配合比设计,推荐出了该冷拌料的最佳油石比范围。(5)将采用相同矿料级配的冷拌料与热拌料进行路用性能的对比,表明该冷拌沥青应用于河北地区,性能优良。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热塑性改性材料的冷拌沥青性能研究


热拌料路面摊铺现场

路面摊铺


图 1.1 热拌料路面摊铺现场 图 1.2 冷拌料路面摊铺现场.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冷拌料研究较早,因此技术相对成熟,产品较为多样,对于冷拌料中所选材料种类较多,尤其是对乳液型冷拌沥青研究较多。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的Hayder Shanbara[7]对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备而成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研究,采用间接拉伸试验、单轴蠕变试验及车轮跟踪测试等方法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向沥青中加入纤维的方式是可行的,由于纤维具有强度高伸性能好的特点,使得冷拌料的强度及高温性能明显得以改善,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热拌料。Anmar Dulaimi,H.Al-Nageim[8,9]等人对沥青乳液(CBEM)进行了研究,开发出了新型快速固化的材料,其中采用高钙粉煤灰和高硅铝酸盐废料的二元混合胶凝填

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组成,强度形成机理


第 2 章 冷拌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其挥发完全达到最终强度。(2)集料在混合料中起到主要骨架作用的成分为集料,其作为沥青路面材料中强度的主。集料应洁净、干燥、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摩阻力,且应符合规范[18]中对各种规相关规定。 冷拌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级配组成影响着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强弱,级配组成不同,导致空间结构同样存。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形态按照级配原则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9-21],如图 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性树脂冷拌混合料在路面坑槽修补中的应用[J]. 丁智勇,李永弟,侯俊涛,宋静静,耿九光.  中外公路. 2016(06)
[2]反应型冷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强度性能研究[J]. 胡芃,阮玉非,张伟,郑春影,李智,吴川,王永.  施工技术. 2016(S1)
[3]河北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气候分区初步研究[J]. 王建伟.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13(01)
[4]冷拌冷铺技术在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修补中的应用[J]. 李曙光.  北方交通. 2012(07)
[5]添加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研究[J]. 涂娟,范春华,陈颖娣,江国其.  石油沥青. 2011(05)
[6]冷补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J]. 李峰,黄颂昌,徐剑,秦永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14)
[7]冷补沥青混合料结构组成和材料特性研究[J]. 毛传义.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0(05)
[8]冷补沥青混合料强度研究[J]. 杨扬,刘海苹.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8(03)

硕士论文
[1]温拌沥青混合料关键路用性能分析[D]. 郭科.长安大学 2017
[2]冷补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D]. 杨雪.吉林大学 2017
[3]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邢雪婷.东南大学 2016
[4]沥青路面冷补材料及修补技术研究[D]. 谢琳.郑州大学 2014
[5]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在荣昌县农村公路的应用研究[D]. 郭飞.重庆交通大学 2013
[6]温拌沥青结合料及其混合料的性能研究[D]. 张俊新.长安大学 2012
[7]关于冷补沥青混合料胶结料的研究[D]. 李谋玉.重庆交通大学 2012
[8]冷补沥青混合料研究[D]. 刘晓文.华南理工大学 2010
[9]冷补沥青混合料养护技术研究[D]. 盖卫鹏.长安大学 2010
[10]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在路面修补中的应用研究[D]. 费杰.长安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37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37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