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瓶颈诱发的交通流演化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0 20:5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系统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然而频发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诱发交通拥堵的众多原因之一是慢车速度低,并且占据较多道路资源。慢车极易在交通流中形成移动瓶颈,造成偶发性拥堵。为切实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需对交通流扰动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各种复杂交通现象的本质进行深刻认识,从而揭示交通流的演化规律,发现拥堵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因而本文主要基于微观模型对移动瓶颈诱发的交通流演化特性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详细分析了微观交通流模型中的跟驰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对比分析现有车辆跟驰模型的基础上,选取改进的二维智能驾驶员跟驰模型用于研究单车道情形下移动瓶颈诱发的交通流演化特性。在分析经典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了单车道期望时间间距刹车灯元胞自动机模型作为构建双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模型。(2)基于改进的二维智能驾驶员跟驰模型,研究了单车道情形下移动瓶颈诱发的车流速度振荡主频率和速度标准差的演化。本文模拟了单车道上车队规模为2000辆车辆的跟驰行为,首次使用傅里叶变换理论计算了车流速度振荡主频率。设定头车速度以恒定...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技术路线图??Fig.?1-2?Technical?Flowchart?of?Research??
?系,随着密度的增大,流量也相应的增加。该阶段交通流处于自由流状够自由行驶。在图的右侧,这个区域的交通流处于拥挤流的状态,车在拥挤流中,这些离散数据无规则地分散于二维区域,而且没有确定。??
速行为;Step3反映了由于驾驶员个性的差异和道路上各种不确定因素如前方有事??故司机采取的减速行为;SteP4是车辆按照调整后的速度更新位置。??如图2-2,该模型可以重现道路实测车辆轨迹。NaSch模型不但规则简单明了??易于理解,而且能够对在拥堵条件下车辆的走停波和自发形成的交通堵塞等实测??交通现象进行模拟。NaSch仿真模型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规则,才能模拟出实际道路??中的交通流基本特征。??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城市清洁车作业行为的移动瓶颈建模与仿真[J]. 姬浩,徐寅峰,苏兵. 系统工程学报. 2016(05)
[2]高速公路大型车混入率与交通流稳定性关系[J]. 梁国华,程国柱,王春艳,马荣国,彭田田.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3]交通流现象与模型评述[J]. 关伟,何蜀燕,马继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2(03)
[4]车辆跟驰行为建模的回顾与展望[J]. 王殿海,金盛. 中国公路学报. 2012(01)
[5]移动瓶颈理论研究进展[J]. 杨晓芳,付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05)
[6]基于移动瓶颈理论的高速公路货车影响对策[J]. 林航飞,付强,张红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9)
[7]货车交通对高速公路安全性的影响[J]. 高建平,柳本民,郭忠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博士论文
[1]基于交通信息的宏观交通流模型研究[D]. 王艳红.北京交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车辆换道行为对交通流影响分析[D]. 王茉莉.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39910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技术路线图??Fig.?1-2?Technical?Flowchart?of?Research??
?系,随着密度的增大,流量也相应的增加。该阶段交通流处于自由流状够自由行驶。在图的右侧,这个区域的交通流处于拥挤流的状态,车在拥挤流中,这些离散数据无规则地分散于二维区域,而且没有确定。??
速行为;Step3反映了由于驾驶员个性的差异和道路上各种不确定因素如前方有事??故司机采取的减速行为;SteP4是车辆按照调整后的速度更新位置。??如图2-2,该模型可以重现道路实测车辆轨迹。NaSch模型不但规则简单明了??易于理解,而且能够对在拥堵条件下车辆的走停波和自发形成的交通堵塞等实测??交通现象进行模拟。NaSch仿真模型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规则,才能模拟出实际道路??中的交通流基本特征。??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城市清洁车作业行为的移动瓶颈建模与仿真[J]. 姬浩,徐寅峰,苏兵. 系统工程学报. 2016(05)
[2]高速公路大型车混入率与交通流稳定性关系[J]. 梁国华,程国柱,王春艳,马荣国,彭田田.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3]交通流现象与模型评述[J]. 关伟,何蜀燕,马继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2(03)
[4]车辆跟驰行为建模的回顾与展望[J]. 王殿海,金盛. 中国公路学报. 2012(01)
[5]移动瓶颈理论研究进展[J]. 杨晓芳,付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05)
[6]基于移动瓶颈理论的高速公路货车影响对策[J]. 林航飞,付强,张红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9)
[7]货车交通对高速公路安全性的影响[J]. 高建平,柳本民,郭忠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博士论文
[1]基于交通信息的宏观交通流模型研究[D]. 王艳红.北京交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车辆换道行为对交通流影响分析[D]. 王茉莉.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39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3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