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1-07-08 04:46
  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语音通信的交换方式已经从最初的空分交换方式发展到了现下的分组交换方式。科技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滞不前,在下一代的语音通信系统中,基于计算机网络的IP数据包软交换方式将会逐步缩减现有其它电话交换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空间。本文对当前使用的各类语音通信交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国内地铁行业内应用比较成熟的数字程控交换进行了应用案例分析。重点针对软件换技术进行了相关技术及应用探讨,对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应用特点、软件交换能够提供的新功能和具体性能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根据成都地铁未来的线网规划要求,考虑未来用户规模和业务的规划,对后期地铁线路形成网络后的公务电话系统维护和扩展方面进行探讨。在分析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和软交换技术在系统建设、维护成本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地铁语音电话网络设计方案。本文中的软交换设计紧密结合了成都地铁未来的建设发展趋势,以成都地铁7、10号线的环形地铁线路工程与COCC控制中心工程为实际案例背景,结合语音设备的地域分布和用户数量分布的具体情况,对基于软交换的7、10号线公务电话系统COCC专用电话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系...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话交换的发展过程

软交换系统,体系,通信资源,多协议


建立点到点的连接即可。通过上述方式,软交换中心不需要花费过多的宝贵通信资源便可实现与两个通话用户的连接。软交换系统是一个支持开放的、多协议的实体,如图 1-2 所示,这些协议包括:H.248、SCTP、ISUP、TUP、INAP、H.323、RADIUS、SNMP、SIP、MTP3 用户适配协议(M3UA)、MGCP、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ISDN、V5 协议等[36,37,38,39]。

电话交换,用户方,电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


图 1-2 软交换系统的协议体系和业务结构软交换技术具有较好的前瞻性,它之所以能够逐步替代当前成熟的电路交换技术,主要得益于它的有效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易管理性以及功能多样性[26]。如下图 1-3所示,交换功能逐步向边缘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用软交换技术建设轨道交通专用电话系统[J]. 翟永强.  科技传播. 2011(16)
[2]电信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及趋势[J]. 许晓文,逄成香.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2)
[3]软交换技术在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 孙嵘.  铁道通信信号. 2010(07)
[4]青海电力通信软交换冗余备份网建设的探讨[J]. 赵元珍,赵秉斌,陈华.  青海电力. 2010(02)
[5]固网智能化软交换系统设计[J]. 曹明华,王继曾,曹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12)
[6]综述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J]. 关庆文.  广东科技. 2009(06)
[7]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J]. 高敏.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8]城市轨道交通引入RAMS管理的必要性[J]. 陈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05)
[9]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 林波,谭建豪.  天津通信技术. 2004(04)
[10]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软交换[J]. 曹晓钓,周天戎.  江西通信科技. 2004(01)

硕士论文
[1]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地铁公务电话系统研究[D]. 李昭晟.云南大学 2016
[2]软交换技术在地铁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郑川.西南交通大学 2012
[3]基于软交换的小型IP-PBX应用研究[D]. 王玮明.西安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0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70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d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