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应力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13:00
  我国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应力分析主要采用Boussinesq理论计算方法,对荷载分担作用系数研究不足,没有系统总结过25t40t轴重作用下路基内应力分布的情况。《重载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5-2017)采用强度控制准则制定了重载路基基床结构相关标准,但仍有优化扩展的空间。通过对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应力分析及设计方法的研究,系统总结梳理路基内应力分布状态,提出适用于重载铁路路基结构设计方法的优化建议,对提升我国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国内外资料调研、室内试验、实尺模型试验、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和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不同参数对路基内应力分布规律影响,对重载铁路路基基床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我国《重载铁路设计规范》路基基床设计标准较他国严格。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具有各自成熟的标准体系,大多采用强度控制准则设计,普遍强化基床表层,填料类型规定基本一致,压实度方面我国规范要求较严格,检验指标较多,但国外对CBR的要求较我国严格。2、系统总结了路基内应力分布与车辆参数、轨道结构参数、基床参数的关系。有限元仿真计算与Odemar...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应力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


-1美国典型路基结构形式

路基结构,澳大利亚,重载铁路,形式


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应力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图 1.2-1 美国典型路基结构形式Figure 1.2-1 Typical subgrade struc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2)澳大利亚[39]澳大利亚重载铁路轨枕铺设间距为 67.5cm,澳大利亚新建的重载铁路路基普遍采用多层强化结构体系,根据 CBR 的不同澳大利亚分为 3 种路基结构,但道砟厚度不得低于 25cm,大多为 30~35cm 之间,基床表层最低可为 20cm,CBR 不得低于 50,路基结构如图 1.2-2 所示。

模量比,泊松比,绪论,剪切波速度


绪论30E =0.23K在受力过程中泊松比不变,且路基变形最大的位置从上到下基态,则 E/Emax~ε 的关系近似。取 K30试验时的应变水平为 0.1-1 对应的模量比计算介质初始变形模量 Emax,或由剪切波速度直计算初始模量值,取泊松比 μ=0.22 计算 Emax[5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载铁路泡沫轻质土路基结构变形试验研究[J]. 张栋,韩自力,蔡德钩,陈锋,李泰灃.  铁道建筑. 2019(02)
[2]干湿循环过程中粉细砂改良土路基填料试验研究[J]. 张保卫.  铁道建筑. 2019(02)
[3]路基路面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 潘宝霞.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12)
[4]轮轨接触磨损与裂纹产生机制的有限元模拟[J]. 李国斌,邝卫华.  湖南有色金属. 2017(03)
[5]高速公路路面和路基病害检测理论与方法研究[J]. 袁洋冰,周睿.  交通世界. 2016(35)
[6]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分析及设计方法[J]. 吕文强,罗强,刘钢,蒋良潍,张良.  铁道学报. 2016(04)
[7]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研究[J]. 韩宜康.  施工技术. 2016(01)
[8]35.7t轴重重载铁路轨道关键设计参数研究[J]. 常卫华.  铁道标准设计. 2015(08)
[9]有砟轨道路基动力响应参数敏感性判别[J]. 肖军华.  铁道标准设计. 2010(07)
[10]朔黄铁路路基病害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研究[J]. 刘尧军,高钦.  路基工程. 2009(03)

博士论文
[1]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桩板结构路基设计理论及试验研究[D]. 詹永祥.西南交通大学 2007
[2]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桩网结构路基研究[D]. 肖宏.西南交通大学 2007
[3]既有线提速基床与道床相互影响的研究[D]. 马伟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6
[4]高速列车—无碴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研究[D]. 万家.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6
[5]高速铁路轨道路基竖向动力响应研究[D]. 聂志红.中南大学 2005
[6]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动力学特性分析及工程试验研究[D]. 罗强.西南交通大学 2003
[7]轨道结构垂向荷载传递与路基附加动应力特性的研究[D]. 李子春.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0

硕士论文
[1]大轴重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设计方法及技术标准研究[D]. 吕文强.西南交通大学 2015
[2]朔黄铁路路桥过渡段路基质量评价及变形规律研究[D]. 叶宇翔.北京交通大学 2008
[3]列车移动荷载引起的路堤—地基振动与减振[D]. 胡婷.浙江大学 2007
[4]路基压实参数相关关系及改良土控制指标的研究[D]. 程远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7
[5]高速铁路压实标准仿真与基床动力响应分析[D]. 周飞.西南交通大学 2007
[6]路面病害图像自动分类方法研究与分析[D]. 韩杰.南京理工大学 2007
[7]考虑轨道刚度不平顺时轮轨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D]. 韩义涛.西南交通大学 2006
[8]弹性轨枕有碴轨道的基础试验与动力分析[D]. 张雷.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84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84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d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