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考虑安全的城市轨道交通三级客流控制模型

发布时间:2021-07-19 16:5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期车站内聚集大量乘客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和运营管理不便的问题,对单线多站和车站内部建立客流控制模型,为高峰期实施客流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首先,依据车站内部的三级控制策略和单线多站协调客流控制影响因素,对乘客的乘车过程进行动态建模;然后,建立以乘客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客流控制模型,根据计算精度选取单位计算时间t0,将时间进行离散化,运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在高峰期通过控制线路各站及车站内各区域的客流人数,在均衡线路车站等待客流的基础上,将各车站等待乘客压力分至其各区域,避免站内乘客过度拥挤,从而保证车站的安全与运营管理的正常进行。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1(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考虑安全的城市轨道交通三级客流控制模型


单向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曲线图,客流,曲线图,动态


地铁站客流需求表示为动态OD矩阵形式[21],一个典型的单方向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动态客流量可以表示为式中:OTOD为客流的OD比例矩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地铁AFC历史刷卡数据来估计;ei,j为行程为i→j的比例。

过程图,乘客,过程,站台


乘客到达后,可分为2部分:站台等待乘车乘客和站台外等待乘客。站台外乘客包括付费区乘客、非付费区乘客和站外乘客。图5(a)、图5(b)和图5(c)所示分别为A、B和C站的站台、站外等待乘客人数。站台等待乘客人数曲线即为各站控制乘坐列车的人数,为锯齿形,在列车即将离开车站时达到最大。而站外等待乘客较多,A站和B站都超过1 000人。图4 乘客进入车站过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安全为导向的地铁高峰时段多车站客流协同控制模型[J]. 石俊刚,杨静,杨立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9(01)
[2]突发大客流下地铁协调限流优化模型[J]. 冯树民,陈勇,辛梦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9(02)
[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决策模型[J]. 蒋琦玮,蔡适,陈维亚,宋晓东.  系统工程. 2017(09)
[4]Metro passenger flow control with station-to-station cooperation based on stop-skipping and boarding limiting[J]. 姜曼,李海鹰,许心越,徐仕鹏,苗建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7(01)
[5]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控制整数规划模型[J]. 鲁工圆,马驷,王坤,邓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7(02)
[6]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协同控制模型[J]. 姚向明,赵鹏,乔珂,禹丹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7]高峰时段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协调控制[J]. 赵鹏,姚向明,禹丹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9)
[8]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联合客流控制研究[J]. 刘晓华,韩梅,陈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05)
[9]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时段车站协同限流安全控制研究[J]. 张正,蒋熙,贺英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3(10)
[10]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控制方法研究[J]. 刘莲花,蒋亮.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1(05)

硕士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单线多站协同客流控制研究[D]. 姜曼.北京交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91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91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6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