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沥青用环氧树脂体系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3 21:38
环氧沥青是将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以及增容剂、稀释剂、降粘剂、聚合物改性增韧剂等物质组成的环氧体系,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基质沥青中均匀混合而成的热固性沥青材料。在一定的固化温度下,环氧沥青中的固化剂和环氧树脂之间发生固化交联反应,形成不可逆、耐腐蚀、高温下不发生熔融流淌的热固性材料。由于改变了基质沥青的热塑性性质,环氧沥青拥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耐疲劳性和耐久性,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大跨径桥梁桥面铺装。但是,由于热固性环氧沥青难以克服的固化速率快、材料韧性差、后期养护时间过长等问题导致在国内的大跨径桥梁工程桥面铺装中,环氧沥青材料仍难以大规模推广,而决定环氧沥青固化速率、高温稳定性以及韧性的关键在于环氧树脂体系的性能。因此,研究出固化速度适宜、韧性好、强度高和经济性好的环氧沥青用环氧树脂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使用价值。本文以本实验室自制的固化剂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组成的沥青用环氧树脂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环氧体系固化控制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环氧树脂体系固化特征;利用万能力学性能试验机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分别研究了固化剂含量、固化温...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
第二章 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及性能研究氧树脂体系的 DSC 曲线趋势基本相同。DSC 可通直观地展示固化反应过程,是研究树脂固化动力)。由环氧树脂的 DSC 曲线可知(图 2-2),首先,,DSC 曲线呈下降趋势,当温度达到固化起始温度热反应,曲线开始上升并一直上升到固化反应最激续进行反应放热逐渐减少,曲线又开始呈下降趋势配比的环氧树脂的起始固化温度基本都在 60℃左右终止温度为在 165℃左右。固化剂含量越高,固化起
由图2-3 可以看出,其中,在固化温度为 60℃的条件下,初始时环氧沥青用环氧树脂体系粘度很低,在 15min 以前,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粘度增长趋势比 125℃缓慢;但 15min 后,环氧沥青用环氧树脂体系的粘度随时间的增长迅速增长,从 15min 时的粘度值1180mPa.s 到粘度值 5000mPa.s 仅用了 8min。在固化温度为 125℃的条件下,环氧沥青用环氧树脂体系的粘度随时间增长的快速增长,从固化反应开始到粘度值到达5000mPa.s 所用时间为 11min;但是,在固化温度为 165℃的条件下,环氧树脂的起始粘度最高为 535mPa.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氧沥青流变特性及施工容留时间研究[J]. 郭彤,杨毅,张平. 中外公路. 2018(01)
[2]基于高温固化的环氧沥青开发及性能表征[J]. 郝增恒,李璐,盛兴跃,刘攀. 化工新型材料. 2017(10)
[3]浅谈环氧沥青材料研究应用现状[J]. 王燕,王琼,姚强,朱宇宏,余辉.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7(06)
[4]聚酯纤维复配RET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J]. 常睿,郝培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5]橡胶粉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试验研究[J]. 徐安花,王小雯,熊锐,陈华鑫,房建宏,况栋梁,王晓磊,刘子铭. 硅酸盐通报. 2017(04)
[6]SBS掺量对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 冯新军,李猛,朱自强. 公路与汽运. 2017(02)
[7]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新进展[J]. 李娟,郭杰,刘青.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3)
[8]高性能环氧树脂研究进展[J]. 李娟,郭杰,田野. 热固性树脂. 2017(01)
[9]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J]. 刘红瑛,常睿,王春,曹晓娟,郝培文. 建筑材料学报. 2017(02)
[10]生活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性能及机理研究[J]. 杨锡武,刘克,冯梅,何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博士论文
[1]环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丛培良.武汉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增韧特性的环氧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D]. 叶欢.长安大学 2015
[2]一种低收缩率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吴神刚.武汉工程大学 2015
[3]热固性环氧沥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王丽杰.河北工业大学 2014
[4]增韧环氧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青.重庆交通大学 2013
[5]蓖麻油改性环氧沥青的制备及研究[D]. 陈栋.武汉工程大学 2013
[6]高性能环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 潘磊.南京大学 2011
[7]环氧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柯鑫.武汉理工大学 2008
[8]双酚F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D]. 李志宏.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0085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
第二章 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及性能研究氧树脂体系的 DSC 曲线趋势基本相同。DSC 可通直观地展示固化反应过程,是研究树脂固化动力)。由环氧树脂的 DSC 曲线可知(图 2-2),首先,,DSC 曲线呈下降趋势,当温度达到固化起始温度热反应,曲线开始上升并一直上升到固化反应最激续进行反应放热逐渐减少,曲线又开始呈下降趋势配比的环氧树脂的起始固化温度基本都在 60℃左右终止温度为在 165℃左右。固化剂含量越高,固化起
由图2-3 可以看出,其中,在固化温度为 60℃的条件下,初始时环氧沥青用环氧树脂体系粘度很低,在 15min 以前,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粘度增长趋势比 125℃缓慢;但 15min 后,环氧沥青用环氧树脂体系的粘度随时间的增长迅速增长,从 15min 时的粘度值1180mPa.s 到粘度值 5000mPa.s 仅用了 8min。在固化温度为 125℃的条件下,环氧沥青用环氧树脂体系的粘度随时间增长的快速增长,从固化反应开始到粘度值到达5000mPa.s 所用时间为 11min;但是,在固化温度为 165℃的条件下,环氧树脂的起始粘度最高为 535mPa.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氧沥青流变特性及施工容留时间研究[J]. 郭彤,杨毅,张平. 中外公路. 2018(01)
[2]基于高温固化的环氧沥青开发及性能表征[J]. 郝增恒,李璐,盛兴跃,刘攀. 化工新型材料. 2017(10)
[3]浅谈环氧沥青材料研究应用现状[J]. 王燕,王琼,姚强,朱宇宏,余辉.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7(06)
[4]聚酯纤维复配RET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J]. 常睿,郝培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5]橡胶粉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试验研究[J]. 徐安花,王小雯,熊锐,陈华鑫,房建宏,况栋梁,王晓磊,刘子铭. 硅酸盐通报. 2017(04)
[6]SBS掺量对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 冯新军,李猛,朱自强. 公路与汽运. 2017(02)
[7]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新进展[J]. 李娟,郭杰,刘青.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3)
[8]高性能环氧树脂研究进展[J]. 李娟,郭杰,田野. 热固性树脂. 2017(01)
[9]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J]. 刘红瑛,常睿,王春,曹晓娟,郝培文. 建筑材料学报. 2017(02)
[10]生活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性能及机理研究[J]. 杨锡武,刘克,冯梅,何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博士论文
[1]环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丛培良.武汉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增韧特性的环氧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D]. 叶欢.长安大学 2015
[2]一种低收缩率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吴神刚.武汉工程大学 2015
[3]热固性环氧沥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王丽杰.河北工业大学 2014
[4]增韧环氧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青.重庆交通大学 2013
[5]蓖麻油改性环氧沥青的制备及研究[D]. 陈栋.武汉工程大学 2013
[6]高性能环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 潘磊.南京大学 2011
[7]环氧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柯鑫.武汉理工大学 2008
[8]双酚F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D]. 李志宏.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0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00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