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市场景下VANET动态时隙分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10:56
  车载自组织网(Vehicular Ad-hoc Network,VANET)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分支,通过车载通信单元交互车辆运动信息与道路状况信息,以提高交通安全与效率。由于VANET具有拓扑高动态性、车辆运动规律性等特性,让多数传统无线自组织网的MAC层信道接入机制无法保障VANET良好的通信性能。因此,MAC层信道接入机制成为VANET领域的研究重点。城市环境用户量大、路况复杂,该场景下将对VANET的MAC协议提出更高要求,研究适用于城市场景的VANET信道接入机制具有更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VANET现有的信道接入机制在城市场景下存在的自适应性较差、时隙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以分布式TDMA协议为切入点,围绕动态时隙分配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提出城市场景下改进的分布式自适应时隙分配机制(Modified Decentralized Adaptive TDMA Scheduling,MDATS),简称MDATS机制。该机制根据空闲时隙数将竞争区域在空间上均分成多个逻辑区段。车辆节点根据所处的逻辑区段与空闲时隙的对应关系占用时隙。MDATS机制通过对空闲时隙的空间分散化,降低同时接入网络...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场景下VANET动态时隙分配机制研究


图1-1车载自组织网应用场景??Fig.?1-1?The?application?scenarios?of?VANET??

链路,问题,车辆,节点


2.2.2链路生存期短的问题??车辆节点的高移动性导致VANET通信链路生存期较短,车辆节点需要快速接??入信道发送消息。如图2-2?(a)所示,车辆节点A位于车辆节点B通信范围之内,且??车辆节点A的移动速度大于车辆节点B,车辆节点B想要与车辆节点A建立通信。??但是,车辆节点B长时间无法接入信道,无法与车辆节点A建立通信。如图2-2?(b)??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辆节点A离开车辆节点B的通信范围,车辆节点A与??车辆节点B最终无法建立通信。车载自组织网的安全应用要求车辆节点及时地接入??信道,与邻居节点及时交互安全消息,以保证道路环境的安全性。因此,接入时延??问题成为影响车载自组织网MAC协议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a)?(b)??图2-2链路生存期短的问题??Fig.?2-2?The?Problem?of?Short?Link?Life?Period??2.2.3节点入侵问题??由于车辆的运动状态不同于MANET节点,车辆速度较快,受到道路规划和交??通法规的约束,且目的地各不相同,道路上车辆流动性较高,导致车载自组织网的??拓扑频繁改变。另外,车载自组织网的无线信道有限,由多个车辆节点共享使用。??随着网络拓扑的变化

模式图,模式,源节点,目的节点


道的成功概率,避免带宽的浪费。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和借鉴RTS/CTS接入方式,??且本文中所述的丨EEE?802.1?lp?DCF机制默认指基于RTS/CTS接入方式的DCF机制。??图2-3中表示了基于RTS/CTS接入方式的DCF机制的建立通信链路的过程。??当源节点有数据需要传输时先帧听信道,若信道空闲时间持续一个DIFS(Distributed??Interframe?Space)时长时,表示源节点可以接入信道,故源节点接入信道发送RTS??帧,询问目的节点是否能够建立通信链路。当目的节点成功接收源节点传输的RTS??帧后,向源节点回复一个CTS帧,表明源节点可以准备传输数据。其他非目的节点??接收RTS巾贞意识到信道将被占用,于是设置NAV?(Network?Allocation?Vector)用于??指示信道再次空闲的时间量。源节点接收到目的节点传输的CTS帧后,静默S1FS??(Short?InterFrame?Space)时长后,即可向目的节点传输数据。当目的节点收到源节??点发送的数据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M-MAC:一种基于分簇的多信道车载网MAC协议[J]. 何鹏,阎保平,李志,孙利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4(03)
[2]车载自组网中一种分布式自适应TDMA时隙分配策略[J]. 李攀,傅洪亮,王珂,杨卫东.  电子质量. 2013(01)
[3]车路协同系统下多智能体微观交通流模型[J]. 杨帆,云美萍,杨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

博士论文
[1]车载自组织网络MAC协议及性能分析研究[D]. 吴琼.东南大学 2016
[2]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 刘伎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
[3]车辆自组织网络MAC层协议的研究[D]. 杨琼.东南大学 2015
[4]车载自组织网络信息认证和隐私保护机制的研究[D]. 刘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及算法研究[D]. 肖晶.重庆邮电大学 2016
[2]城市环境中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 贾梦芳.重庆邮电大学 2016
[3]基于IDM模型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 陶玲.重庆邮电大学 2016
[4]车载自组网中的信道接入机制研究[D]. 尹贞.河南工业大学 2014
[5]基于博弈论的车载自组网MAC层混合协议的研究[D]. 徐莎莎.南昌大学 2013
[6]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信道分配机制研究[D]. 李攀.河南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40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40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