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值试验的山岭隧道围岩稳定性GIS-SVM预测
发布时间:2021-08-13 11:07
山岭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隧道围岩失稳事故频发,如何实现隧道全程围岩稳定性准确地预测评价意义重大。因此,将数值模拟试验、支持向量机(SVM)和GIS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GIS-SVM联合的隧道全程围岩稳定性可视化预测评价的新方法。首先,在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基础上,选取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在内的7个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通过FLAC3D中强度折减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模拟,获取SVM训练样本。然后,在样本训练的基础上,建立SVM评价模型。最后,基于GIS平台,将建立的SVM评价模型仿真到重庆市中梁山白市驿隧道,研究区域被划分为很稳定、稳定、较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6个等级,得到隧道全程的稳定性预测评价图。另外,通过隧道全程穿越各不良地质条件地段的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测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以期为保证山岭隧道全程在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安全稳定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39(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数字钻探和支持向量机预测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方法[J]. 王琦,孙会彬,江贝,高松,李术才,高红科. 岩土力学. 2019(03)
[2]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J]. 柳厚祥,李汪石,查焕奕,蒋武军,许腾. 岩土工程学报. 2018(10)
[3]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软弱泥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J]. 武亚遵,田方正,林云,文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05)
[4]含2条软弱夹层的隧道围岩开挖过程破坏模式研究[J]. 文海家,胡晶,谢朋,谢祺泷. 中国公路学报. 2018(10)
[5]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深埋圆形隧道围岩的剪胀分析[J]. 王凤云,钱德玲. 岩土力学. 2019(05)
[6]隧道近距大节理硬脆性围岩破裂机理[J]. 钟志彬,邓荣贵,孙怡,张志伟,张颖,付小敏.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5)
[7]热-力作用下隧道岩爆温度效应的物理模型试验[J]. 李天斌,潘皇宋,陈国庆,孟陆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2)
[8]基于数据挖掘的隧道围岩变形响应预测与动态变更许可机制[J]. 贺鹏,李术才,李利平,张乾青,许振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12)
[9]季冻区隧道过渡段二衬短周期冻融数值模拟[J]. 伍毅敏,李文博,傅鹤林,刘敏捷. 岩土工程学报. 2017(10)
[10]不同倾角结构面组合下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J]. 蒋锋,唐礼忠,高龙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5(05)
硕士论文
[1]基于数值实验的隧道全程围岩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D]. 袁性涵.重庆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40315
【文章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39(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数字钻探和支持向量机预测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方法[J]. 王琦,孙会彬,江贝,高松,李术才,高红科. 岩土力学. 2019(03)
[2]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J]. 柳厚祥,李汪石,查焕奕,蒋武军,许腾. 岩土工程学报. 2018(10)
[3]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软弱泥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J]. 武亚遵,田方正,林云,文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05)
[4]含2条软弱夹层的隧道围岩开挖过程破坏模式研究[J]. 文海家,胡晶,谢朋,谢祺泷. 中国公路学报. 2018(10)
[5]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深埋圆形隧道围岩的剪胀分析[J]. 王凤云,钱德玲. 岩土力学. 2019(05)
[6]隧道近距大节理硬脆性围岩破裂机理[J]. 钟志彬,邓荣贵,孙怡,张志伟,张颖,付小敏.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5)
[7]热-力作用下隧道岩爆温度效应的物理模型试验[J]. 李天斌,潘皇宋,陈国庆,孟陆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2)
[8]基于数据挖掘的隧道围岩变形响应预测与动态变更许可机制[J]. 贺鹏,李术才,李利平,张乾青,许振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12)
[9]季冻区隧道过渡段二衬短周期冻融数值模拟[J]. 伍毅敏,李文博,傅鹤林,刘敏捷. 岩土工程学报. 2017(10)
[10]不同倾角结构面组合下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J]. 蒋锋,唐礼忠,高龙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5(05)
硕士论文
[1]基于数值实验的隧道全程围岩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D]. 袁性涵.重庆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40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4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