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速磁浮列车悬浮架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1 09:27
  高速磁悬浮列车对城际铁路路网系统进行有效补充的同时,也可进一步提高城市间点对点的运输需求。悬浮架作为高速磁浮列车重要组成部件之一,有必要对其结构可靠性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某型高速磁浮列车悬浮架展开疲劳试验方法的研究,为高速磁浮列车磁悬浮机构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依据,且对开展悬浮架室内疲劳试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高速磁浮列车悬浮架组成结构及相应功能进行介绍,并对悬浮架承载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悬浮架有限元模型建立的难点和有限元计算的约束及加载方式。通过对比关于预紧力、螺栓和铆钉连接方式多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选择等效力法和耦合与约束方程法,实现对预紧力及机械连接方式的有限元建模,并基于相关建模原则建立悬浮架整体的有限元模型。其次对悬浮架承受的常见载荷类型进行详细介绍,依据已确定的14种超常载荷工况和8种运营载荷工况,依次对悬浮架进行静强度、疲劳强度校核和模态计算。依据第四强度理论对悬浮架进行静强度评估,发现最大应力均出现在车体与Z向支撑连接的摆杆处,且其他部位的最大应力值均小于各自材料的许用应力;利用多轴应力转单轴应力法,结合修正Goodman疲劳极限图对每个子结构进行疲劳...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速磁浮列车悬浮架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图1-3上海磁悬浮列车??Fig.?1-3?Maglev?train?in?Shanghai??

磁悬浮列车,德国,高速磁浮列车,民用飞机


Fig.?1-2?Maglev?train?in?Germany??8B??图1-3上海磁悬浮列车??Fig.?1-3?Maglev?train?in?Shanghai??为止,高铁的最高运行速度可达350km/h,民用飞机的经济/h,高速磁浮列车的速度可以达到600km/h,由此可看出,

框架图,横梁,框架,高速磁浮列车


2.1悬浮架主要部件及作用??高速磁浮列车主要由悬浮架及其上安装的电磁铁(包括悬浮电磁铁、导向电??磁铁、制动电磁铁等)和车厢及附属设备等组成,图2-1所示为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总体结构。??y??制动电酿’?/?\???导向电?」?L鮮电进铁??图2-1高速磁浮列车总体结构示意图??Fig.2-1?Overall?structural?diagram?of?high?speed?maglev?train??悬浮架是磁浮列车系统重要的组成结构之一,本节主要对悬浮架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悬浮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进行具体的分析。??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动力转向架构架强度分析[J]. 牛悦丞,李芾,李金城,刘方伟.  机车电传动. 2019(01)
[2]磁悬浮列车转向架的变形状态分析[J]. 吴开洪,崔建昆.  现代机械. 2017(01)
[3]我国启动时速600km高速磁浮等重大项目研发[J]. 应福根.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21)
[4]基于球面方向余弦族投影的车辆结构疲劳参量求解方法[J]. 杨冰,廖贞,马佰全,肖守讷,阳光武,朱涛.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6(02)
[5]高速磁浮车辆走行机构动载荷测试与分析[J]. 葛军,高定刚,郑树彬,柴晓冬.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5(04)
[6]中低速磁浮列车动载荷及动应力测试研究[J]. 姚生军,汤劲松,李东锋.  铁道车辆. 2013(05)
[7]磁浮列车走行机构结构优化研究[J]. 罗玗琪,许平,谢卓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11)
[8]汽车双层纵梁结构中的铆接特性有限元分析[J]. 郝庆军,郭顺生.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9(05)
[9]动车转向架焊接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试验[J]. 冯遵委,唐永明,孙海东.  国外铁道车辆. 2009(04)
[10]CRH2动车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分析[J]. 王文静,刘志明,李强,缪龙秀.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9(01)

博士论文
[1]EMS型高速磁浮列车导向动力学研究[D]. 赵春霞.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
[2]铁道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疲劳可靠性研究[D]. 卢耀辉.西南交通大学 2011
[3]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法的机车车体结构疲劳仿真研究[D]. 缪炳荣.西南交通大学 2007
[4]机车车辆零部件的疲劳寿命预测仿真[D]. 阳光武.西南交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构架疲劳控制部位应力特征研究[D]. 李海涛.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209P型转向架焊接构架结构疲劳研究[D]. 王钧.兰州交通大学 2018
[3]基于Workbench连杆衬套过盈接触的分析研究[D]. 乔文元.中北大学 2017
[4]地铁转向架静载试验台加载系统研究[D]. 任丽娜.北京建筑大学 2016
[5]时速140km新型中低速磁浮列车走行机构研究分析[D]. 宗凌潇.西南交通大学 2016
[6]跨座式单轨转向架构架的虚拟疲劳试验研究[D]. 许念江.重庆交通大学 2014
[7]中低速磁浮轨道梁关键技术研究[D]. 王理达.西南交通大学 2014
[8]长定子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架疲劳强度研究[D]. 迟振华.西南交通大学 2014
[9]铁道车辆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研究[D]. 沈彩瑜.西南交通大学 2014
[10]转向架构架虚拟试验台试验及分析[D]. 马庆忠.北京交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74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74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c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