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空间分异特征及评价系统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1 09:42
川东背斜山区特殊的岩溶发育条件孕育了复杂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及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交通建设多以隧道的形式穿越高陡背斜区,隧道均不同程度地遭遇各种岩溶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并引发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交通建设的推进,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岩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断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川东高陡背斜区中可溶岩与非可溶岩呈条带状相间分布、结构面陡倾,河流横向深切促进岩溶地下水向深循环;条带状岩溶系统中不同部位对河流适应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岩溶发育特征。因此,基于川东高陡背斜区特有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系统研究了岩溶发育的空间分异特征、机理与控制因素,构建了岩溶发育空间分异性精确评价模型,为未来交通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及线路走向优化提供精确依据与技术支持论文基于研究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细化岩溶系统的类型,深化各类岩溶系统的独特性及差异性。其次,采用高程面积积分法、分层聚类法及洼地溢流法研究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异;通过钻孔数据的量化,分析岩溶含水介质的空间分异,并修正岩溶垂向分带理论。再次,基于多级次横向河流的发育特征,分析岩溶系统中多级次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耦合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岩溶系统的分化...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沿层面地下水平均循环深度
河间地块水动力分带(韩行瑞,2004)
川东大地构造单元略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级水流系统耦合下深部岩溶分异研究——以川东隔挡式构造区中梁山背斜南段为例[J]. 钟玲敏,许模,吴明亮,杨艳娜,张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01)
[2]主客观权重的组合方式及其合理性研究[J]. 李刚,李建平,孙晓蕾,赵萌. 管理评论. 2017(12)
[3]双碑隧道施工期间涌水量研究[J]. 刘静,雷帅.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7(05)
[4]基于AHP-信息量法的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J]. 吴丽清,廖婧,王威,皮维,周兰兰.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04)
[5]广东省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发育程度预判指标体系研究[J]. 邓超文. 西南公路. 2016(03)
[6]重庆市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负效应评价体系[J]. 任秀文,彭海游,杨乐,尚红光,胡小军,冯樊.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8)
[7]西南岩溶区建筑地基溶蚀程度深度分布规律[J]. 曹贤发,刘之葵,李海玲.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6(02)
[8]基于流量衰减分析的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方法[J]. 尹德超,罗明明,张亮,周宏,陈植华,史婷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6(03)
[9]论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问题与地质选线[J]. 李光伟. 铁道勘察. 2016(02)
[10]基于熵权和主成分分析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以毕节为例[J]. 张凤太,张军以,苏维词. 环境工程. 2016(03)
博士论文
[1]武汉市覆盖层-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与危险性评价[D]. 徐贵来.中国地质大学 2016
[2]重庆隔挡式背斜构造的地震危险性研究[D]. 李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5
[3]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体系研究[D]. 刘建.西南交通大学 2011
[4]西南山区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研究[D]. 杨艳娜.成都理工大学 2009
[5]现代深部岩溶形成机理及其对越岭隧道工程控制作用评价[D]. 毛邦燕.成都理工大学 2008
[6]岩溶地质分形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D]. 李苍松.西南交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重庆中梁山地区近邻隧道建设地下水环境效应研究[D]. 李强.成都理工大学 2017
[2]川东互层式可溶岩背斜地下水径流特征研究[D]. 何明亮.成都理工大学 2013
[3]重庆温泉分布与成因研究[D]. 曾敏.成都理工大学 2012
[4]隧道工程建设对隔档式岩溶富水背斜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D]. 龚睿.成都理工大学 2010
[5]重庆喀斯特地貌研究[D]. 楚玉春.西南大学 2010
[6]不同降雨过程下岩溶水文系统信息的响应研究[D]. 扈志勇.西南大学 2010
[7]川东渝东地区遂宁—酉阳段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 李高阳.长安大学 2009
[8]华蓥山褶皱山区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模式分析[D]. 黄继.成都理工大学 2009
[9]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特征与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D]. 肖时珍.贵州师范大学 2007
[10]歌乐山隧道施工涌水对周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及环境效应[D]. 赵金凤.成都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2775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沿层面地下水平均循环深度
河间地块水动力分带(韩行瑞,2004)
川东大地构造单元略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级水流系统耦合下深部岩溶分异研究——以川东隔挡式构造区中梁山背斜南段为例[J]. 钟玲敏,许模,吴明亮,杨艳娜,张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01)
[2]主客观权重的组合方式及其合理性研究[J]. 李刚,李建平,孙晓蕾,赵萌. 管理评论. 2017(12)
[3]双碑隧道施工期间涌水量研究[J]. 刘静,雷帅.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7(05)
[4]基于AHP-信息量法的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J]. 吴丽清,廖婧,王威,皮维,周兰兰.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04)
[5]广东省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发育程度预判指标体系研究[J]. 邓超文. 西南公路. 2016(03)
[6]重庆市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负效应评价体系[J]. 任秀文,彭海游,杨乐,尚红光,胡小军,冯樊.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8)
[7]西南岩溶区建筑地基溶蚀程度深度分布规律[J]. 曹贤发,刘之葵,李海玲.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6(02)
[8]基于流量衰减分析的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方法[J]. 尹德超,罗明明,张亮,周宏,陈植华,史婷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6(03)
[9]论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问题与地质选线[J]. 李光伟. 铁道勘察. 2016(02)
[10]基于熵权和主成分分析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以毕节为例[J]. 张凤太,张军以,苏维词. 环境工程. 2016(03)
博士论文
[1]武汉市覆盖层-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与危险性评价[D]. 徐贵来.中国地质大学 2016
[2]重庆隔挡式背斜构造的地震危险性研究[D]. 李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5
[3]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体系研究[D]. 刘建.西南交通大学 2011
[4]西南山区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研究[D]. 杨艳娜.成都理工大学 2009
[5]现代深部岩溶形成机理及其对越岭隧道工程控制作用评价[D]. 毛邦燕.成都理工大学 2008
[6]岩溶地质分形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D]. 李苍松.西南交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重庆中梁山地区近邻隧道建设地下水环境效应研究[D]. 李强.成都理工大学 2017
[2]川东互层式可溶岩背斜地下水径流特征研究[D]. 何明亮.成都理工大学 2013
[3]重庆温泉分布与成因研究[D]. 曾敏.成都理工大学 2012
[4]隧道工程建设对隔档式岩溶富水背斜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D]. 龚睿.成都理工大学 2010
[5]重庆喀斯特地貌研究[D]. 楚玉春.西南大学 2010
[6]不同降雨过程下岩溶水文系统信息的响应研究[D]. 扈志勇.西南大学 2010
[7]川东渝东地区遂宁—酉阳段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 李高阳.长安大学 2009
[8]华蓥山褶皱山区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模式分析[D]. 黄继.成都理工大学 2009
[9]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特征与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D]. 肖时珍.贵州师范大学 2007
[10]歌乐山隧道施工涌水对周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及环境效应[D]. 赵金凤.成都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2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9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