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考虑轮辙相干性的两种随机路面IFFT生成算法

发布时间:2021-11-16 09:19
  基于不同轮辙路面不平度的自功率谱、互功率谱与其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路面生成的IFFT法与谐波叠加法具有等价性,同时在考虑轮辙相干性的情况下推演了IFFT法中左右轮不平度特性所对应的逆Fourier变换相位角的解析相干关系;也根据左右轮辙功率谱密度阵的LU分解得到了左右轮辙不平度特性的双白噪声滤波传递关系;由此采用IFFT法,分别构建了基于相位角相干性和双白噪声滤波传递关系的两种考虑轮辙相干性的2维随机路面模拟模型.不同轮辙路面模拟结果表明,自功率谱密度几乎重合,左右轮的相干函数也吻合较好,这验证了两模型在路面模拟计算中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20,40(08)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考虑轮辙相干性的两种随机路面IFFT生成算法


D级路面的模拟随机路面不平度

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函数,相干函数


图2和图3分别是在3维路面中截取的轮距B=2.5 m、ρ=1的左右轮轮辙功率谱密度和相干函数的仿真曲线与标准参考曲线的对比,从中不难看出,自功率谱几乎重合,而不同轮辙间的相干函数也符合较好,这从侧面验证了本文推导的左右轮轮辙相位角的相干性关系以及由左右轮轮辙功率谱阵LU分解得到的传递关系是合理可信的. 图3中两模型的仿真相干性与指定参考函数及二者间均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在于两模型都是随机模拟,在相干性方面确实容易出现离差,这是随机模拟无法规避的问题.图3 左右轮路面不平度相干性对比

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函数


左右轮路面不平度相干性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大型运输车的时域平顺性仿真分析[J]. 荣吉利,郑育龙,刘琥,何丽,王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7(02)
[2]履带对地面的包络特性研究[J]. 朱兴高,顾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6(01)
[3]汽车路面激励的时域建模与仿真[J]. 卢凡,陈思忠.  汽车工程. 2015(05)
[4]车辆左右车轮路面不平度的时域再现研究[J]. 任宏斌,陈思忠,吴志成,冯占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3(03)
[5]时空相关路面不平度时域模型仿真研究[J]. 王亚,陈思忠,郑凯锋.  振动与冲击. 2013(05)
[6]随机振动信号的一种简单模拟计算方法[J]. 孙宁,李瑰贤.  振动与冲击. 2000(02)
[7]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计算机预测[J]. 张洪欣,宋传学,王秉刚,魏学颜.  汽车工程. 1986(01)

博士论文
[1]车辆道路数值模拟与仿真研究[D]. 张永林.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8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98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5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