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疏散和步行设施安全出口设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2:16

  本文关键词: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疏散和步行设施安全出口设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和规模急剧增长,行人聚集和出行活动增多,导致城市交通枢纽、体育场馆、购物中心等各类步行设施行人聚集。行人步行设施具有建设成本高、集散行人流量大、空间布局结构复杂、行人应急疏散组织困难等特征。一旦步行设施内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引起停电、浓烟等情况,将会给行人疏散尤其是不熟悉建筑布局的疏散带来很大困难。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疏散理论对指导步行设施内行人疏散有重要作用。安全出口设置的合理性对疏散时间、拥挤程度、移动距离、行人的疏散路径选择、行人疏散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行人视线受影响的情况下保证行人快速离开步行设施,如何设置步行设施的安全出口以保证发生突发事件时行人能合理、有效的疏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及行人流研究的重点。本文以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疏散和步行设施安全出口设置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计算机仿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组织行人实验观察行人在正常情况下和视线受影响情况下的宏观和微观行为特征,统计实验数据获取两种情况下行人的宏观和微观移动参数。其次,引入选择向量、方向向量和方向相似性计算盲目跟随移动动态参数模型的移动收益,并对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盲目跟随疏散进行仿真。分析视线受影响的疏散时间及房间内滞留人数的影响因素,并与视线受影响情况下的行人盲目随机移动模型和随机定向移动模型进行对比。在盲目跟随移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出存在障碍物的疏散房间内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疏散扩展模型。最后,分析步行设施内行人的疏散过程和安全出口设置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全出口和通道的通过能力,提出步行设施安全出口设置优化模型与方法。以北京西直门地铁站为例,从安全出口布局优化的角度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行人疏散 盲目跟随 视野半径 动态参数 步行设施 安全出口设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2.8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8
  • 1 绪论18-24
  • 1.1 依托项目18
  • 1.2 研究背景18-19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9-20
  • 1.3.1 研究目的19-20
  • 1.3.2 研究意义20
  • 1.4 研究内容20-22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2-23
  • 1.6 本章小结23-24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24-38
  • 2.1 行人交通流特征24-29
  • 2.1.1 行人交通流微观特征24-27
  • 2.1.2 行人交通流宏观特征27-29
  • 2.2 行人疏散研究思路与方法29-30
  • 2.2.1 连续性仿真模型29
  • 2.2.2 离散性仿真模型29-30
  • 2.3 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疏散研究30-37
  • 2.3.1 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疏散实验研究31-32
  • 2.3.2 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疏散理论分析32
  • 2.3.3 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疏散仿真研究32-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3 行人流宏观和微观特征分析38-54
  • 3.1 行人实验概况38-39
  • 3.2 视线受影响的行人流宏观特征39-47
  • 3.2.1 安全出口通过能力39-44
  • 3.2.2 通道通过能力44-47
  • 3.3 视线受影响的行人微观行为特征分析47-53
  • 3.3.1 正常情况48-50
  • 3.3.2 视线受影响情况50-53
  • 3.4 本章小结53-54
  • 4 视线受影响的行人流动态参数仿真模型54-76
  • 4.1 模型基本规则54-60
  • 4.1.1 基本规则54-55
  • 4.1.2 疏散规则55-60
  •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60-69
  • 4.3 与现有模型对比69-73
  • 4.4 扩展模型73-74
  • 4.5 本章小结74-76
  • 5 步行设施安全出口设置方法76-84
  • 5.1 步行设施内行人疏散过程76-77
  • 5.2 安全出口设置影响因素77-78
  • 5.2.1 步行设施内行人分布77
  • 5.2.2 安全出口和通道通过能力77
  • 5.2.3 步行设施内环境77-78
  • 5.3 安全出口设置优化模型78-81
  • 5.3.1 优化模型78-79
  • 5.3.2 模型求解79-81
  • 5.4 算例分析81-83
  • 5.5 本章小结83-84
  • 6 结论与展望84-86
  • 6.1 研究结论84-85
  • 6.2 研究展望85-86
  • 参考文献86-90
  • 附录A90-92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2-96
  • 学位论文数据集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泽强;冯林榕;;重管严罚 为创建文明城市清理交通顽疾[J];安全与健康;2008年06期

2 王天青;;关于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性的研究[J];规划师;2006年10期

3 顾应欣;;机动车不避让行人交通违法自动检测系统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2013年23期

4 苑红伟;肖贵平;;基于交通心理的行人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5 谢州凯;王秋成;刘卫国;宁晓斌;;汽车-行人碰撞多体动力学仿真与抛距模型研究[J];轻工机械;2012年04期

6 钱宇彬;刘浩学;;二次过街路口行人违反交通法规规律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6期

7 宋传平;闫彬皖;;汽车和行人碰撞事故的预防措施[J];汽车与安全;2009年03期

8 陈海涛;杨鹏;于润沧;;一种考虑斜向运动参量的行人疏散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9 龚晓岚;魏中华;;行人动力学的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8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鲍涵;;行人与机动车交通系统优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滋容;黄如妙;施学荣;陈文粹;周欣怡;;台北市“礼让行人”之推动工作与展望[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3 景超;王殿海;梁潇;;路段人行横道行人过街行为心理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郑为中;彭征;钟淑琴;;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导向信息服务系统——广州市行人指示标识系统解析[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鹏;王田田;周志永;万浩;;青岛市世界园艺博览会行人交通三维仿真与结果评估[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6 陈茜;谢鑫鑫;;大型活动行人消散仿真模拟[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中岳;王啸君;;轨道车站及地下空间行人仿真模型行为参数标定[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徐绍伟;姜英华;张国堂;周士琪;;行人与机动车乘员交通损伤及伤残的比较研究[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润沣;行人交通违法治理还需多管齐下[N];兰州日报;2012年

2 袁云才;行人闯红灯挨罚警醒交通陋习[N];长沙晚报;2012年

3 杨涛;行人“生病”,单位吃药?[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何雪华 李佳亮;广州:行人违法通报单位[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5 滕朝阳;由违法行人的血得到的教训[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6 杨涛;行人“犯病”让单位“吃药”有效吗[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7 张仕洪;荆门专项整治行人交通违法[N];湖北日报;2008年

8 陈志刚 吴存庆;兰州集中整治行人交通违法[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9 朱忠保;行人违章与环保缺位[N];中国保险报;2010年

10 杨涛;株连式治理有悖法治精神[N];法制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欢欢;行人流和疏散动力学的宏微观建模和模拟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孙立光;步行设施内的行人行为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郭烈;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前方行人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迪;行人过街交通行为分析建模[D];吉林大学;2012年

5 景超;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冠军;行人下肢的碰撞损伤特性及相关参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张伟;大型公共场所行人交通状态评价及其应急疏散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岳昊;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流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马剑;相向行人流自组织行为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李凡;基于真实车辆—行人交通事故的颅脑损伤风险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庆熊;行人同伴群交通行为建模与仿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劲宏;交叉口行人过街通行能力与过街设施选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李晓旭;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分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范箫翔;M1类车辆致行人下肢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泽高;多出口室内行人疏散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高彦超;路段平面过街设施合理设置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庞雅静;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安全评价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刘丽娟;城市道路路段行人过街行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9 蔡晓斐;重庆主城区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勤;考虑行人因素的交叉口信号最优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视线受影响的行人疏散和步行设施安全出口设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52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a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