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标准动车组用空气弹簧动力学建模与服役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01:20
  空气弹簧作为我国动车组二系悬挂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乘客的舒适性,甚至影响到行车安全。以我国最新研发的标准动车组上使用的510B型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服役前后性能的改变。分别建立了空气弹簧的有限元模型及气动力学模型,并对新空气弹簧和已经服役30万公里以上的510B型空气弹簧进行静态、动态的例行试验。通过对模型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空气弹簧模型动、静态的仿真的滞回曲线和试验所得的滞回曲线吻合较好,所建立的510B型空气弹簧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空气弹簧的动态特性;通过修改动力学模型的相关参数,能够很好的描述已经服役的空气弹簧的特性;能够初步的揭示510B型空气弹簧在服役后其垂向刚度及阻尼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对研究空气弹簧老化以及其对整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文章来源】:振动与冲击. 2020,39(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标准动车组用空气弹簧动力学建模与服役性能试验研究


动态工况下新旧空簧阻尼对比

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材料


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

模型图,模型,液压,压强


此模型考虑了空气弹簧的附加空气室及气囊间的流体交换。流体交换属性采用mass rate leakage定义,为了定义其属性,需要在AMESIM液压软件中建立气动模型如图2所示。风源持续提供300 kPa的压强,节流孔直径为14 mm,液压缸体积为110 L,通过仿真,得出压强差与气体流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图3 压差与流量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节流阻尼孔和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系统建模和动态特性研究[J]. 陈俊杰,殷智宏,何江华,上官文斌.  机械工程学报. 2017(08)
[2]高速动车组空气弹簧垂向动态特性研究[J]. 戚壮,李芾,黄运华,周张义,虞大联.  机械工程学报. 2015(10)
[3]空气弹簧模型研究[J]. 高红星,池茂儒,朱旻昊,刘德刚,林俊.  机械工程学报. 2015(04)
[4]基于AMESim平台的轨道车辆空气弹簧系统气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J]. 戚壮,李芾,黄运华,虞大联.  中国铁道科学. 2013(03)
[5]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动刚度的线性化模型研究[J]. 王家胜,朱思洪.  振动与冲击. 2009(02)
[6]带辅助气室橡胶空气弹簧的冲击特性分析[J]. 吴善跃,朱石坚,黄映云.  振动工程学报. 2005(02)
[7]空气弹簧动力学特性参数分析[J]. 李芾,付茂海,黄运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3(03)

硕士论文
[1]高速列车空气弹簧主动控制研究[D]. 康承良.西南交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39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539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b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