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馈线性化的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8 10:26
磁浮列车具有振动噪音小、爬坡能力强、造价低、污染小等综合优点。目前,随着人们对交通速度和乘坐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磁浮列车在未来铁路发展和应用上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磁浮列车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悬浮控制技术,悬浮控制的稳定是实现磁浮列车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传统悬浮控制策略采用经典控制理论的超前-滞后补偿技术,通过反馈补偿使悬浮间隙动态地稳定在平衡点位置。利用这种方法能够达到稳定悬浮的目的,但对磁浮列车载人所要求的阻尼、稳定裕度、抗干扰等性能是不够的,本文尝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悬浮控制方法,并针对控制系统中不可测量的状态量进行状态估计。首先,简单介绍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对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对非线性不稳定的悬浮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根据两种线性化方法得到的悬浮线性模型设计控制器,并考虑不同干扰因素对悬浮控制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比反馈线性化和平衡点近似线性化设计的控制器性能,总结出传统悬浮控制算法的不足,为提出悬浮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在反馈线性化的悬浮系统基础上进行预测控制,对线性化系统离散处理得到悬浮系统的预测模型,根据模型预...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内投入运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
论文结构框架
0 2 4 6 8 10时间(s)0图 2-6 悬浮系统开环模型间隙波形统传递函数式(2-15),可以得到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X Ax BuY Cx Du 系数矩阵, = 1 0 00 1 0c cRk RkL m LmA ;B为输入矩阵,1= 00B ;C为输0 ;D为直接传递矩阵,D 0。18)状态空间表达式可知系统的可控性矩阵为:221cR RkL L 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单周期电流控制在电磁悬浮系统中的应用[J]. 蒋启龙,梁达,阎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9(01)
[2]新型磁浮车动力学仿真分析[J]. 汪科任,罗世辉,宗凌潇,马卫华. 振动与冲击. 2017(20)
[3]基于逆系统方法的磁浮列车非线性控制[J]. 黎松奇,张昆仑,刘国清,郭伟. 控制工程. 2017(08)
[4]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动力学建模及非线性控制[J]. 孙友刚,李万莉,林国斌,徐俊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5]基于dSPACE的磁浮球系统预测函数控制[J]. 孟凡斌,邵雪卷,陈志梅. 控制工程. 2017(01)
[6]基于线性函数型权重的RBF-ARX模型的磁悬浮球系统预测控制[J]. 覃业梅,彭辉,阮文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8)
[7]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系统研究[J]. 齐然,罗京.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6(03)
[8]基于PSO算法的磁浮系统PID控制器优化与评价[J]. 宋荣荣,陈滋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5(01)
[9]磁浮系统中免疫专家PID控制器的改进[J]. 宋荣荣,陈滋利.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4(02)
[10]XFK型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器研制[J]. 董金文,张昆仑,刘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05)
硕士论文
[1]磁悬浮系统的隐式广义预测控制器设计[D]. 王育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2]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控制研究[D]. 孙玉昆.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53895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内投入运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
论文结构框架
0 2 4 6 8 10时间(s)0图 2-6 悬浮系统开环模型间隙波形统传递函数式(2-15),可以得到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X Ax BuY Cx Du 系数矩阵, = 1 0 00 1 0c cRk RkL m LmA ;B为输入矩阵,1= 00B ;C为输0 ;D为直接传递矩阵,D 0。18)状态空间表达式可知系统的可控性矩阵为:221cR RkL L 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单周期电流控制在电磁悬浮系统中的应用[J]. 蒋启龙,梁达,阎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9(01)
[2]新型磁浮车动力学仿真分析[J]. 汪科任,罗世辉,宗凌潇,马卫华. 振动与冲击. 2017(20)
[3]基于逆系统方法的磁浮列车非线性控制[J]. 黎松奇,张昆仑,刘国清,郭伟. 控制工程. 2017(08)
[4]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动力学建模及非线性控制[J]. 孙友刚,李万莉,林国斌,徐俊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5]基于dSPACE的磁浮球系统预测函数控制[J]. 孟凡斌,邵雪卷,陈志梅. 控制工程. 2017(01)
[6]基于线性函数型权重的RBF-ARX模型的磁悬浮球系统预测控制[J]. 覃业梅,彭辉,阮文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8)
[7]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系统研究[J]. 齐然,罗京.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6(03)
[8]基于PSO算法的磁浮系统PID控制器优化与评价[J]. 宋荣荣,陈滋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5(01)
[9]磁浮系统中免疫专家PID控制器的改进[J]. 宋荣荣,陈滋利.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4(02)
[10]XFK型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器研制[J]. 董金文,张昆仑,刘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05)
硕士论文
[1]磁悬浮系统的隐式广义预测控制器设计[D]. 王育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2]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控制研究[D]. 孙玉昆.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53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55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