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MgO改性红黏土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06:56
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和固结不排水(CU)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活性MgO改性红黏土的击实特性和抗剪强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红黏土的最大干密度随活性MgO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最优含水率随活性MgO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压实度下,活性MgO可明显提高红黏土的抗剪强度;剪切时活性MgO改性红黏土抗剪强度峰值更明显,孔隙水压力越大,土体有效和总黏聚力随活性MgO掺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有效和总内摩擦角随活性MgO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中活性MgO最优掺量为5%。
【文章来源】:公路. 2020,65(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掺量活性MgO改性红黏土击实曲线
获取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是研究三轴压缩条件下土体力学性质的必备前提工作。图2为各围压下各掺量试样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由图2可知活性MgO对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影响较明显。各试样主应力差峰值基本均在轴向应变达3%左右时出现,但在50~200kPa相同围压下,掺适量活性MgO可明显提高试样主应力差峰值;其中改性土试样峰值后随应变增加时,主应力差值下降更迅速,且改性土试样峰值应变点有略提前出现的趋势,反映出土体经改性后塑性有所降低。而在400kPa下,各试样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没有明显峰值点,基本为应变硬化特性,总体而言,红黏土经活性MgO掺入改性后,土体抗剪力学性质及土体受力结构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出现主应力差峰值的试样破坏形式基本均为典型的斜截面剪切破坏,而无明显主应力差峰值的应变硬化型试样多出现鼓胀破坏,如图3所示。图3 试验土样破坏特征形式
试验土样破坏特征形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粉煤灰改良红黏土路用试验研究[J]. 黄娟.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9(02)
[2]活性MgO-粉煤灰固化黄土剪切特性试验研究[J]. 王东星,高向雲,杜怡莹,伍林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8(05)
[3]纳米石墨粉红黏土改良机理试验研究[J]. 白汉营,高宇豪,陈学军,宋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03)
[4]活性氧化镁碳化固化粉质黏土微观机制[J]. 刘松玉,曹菁菁,蔡光华. 岩土力学. 2018(05)
[5]活性MgO固化淤泥水稳特性试验研究[J]. 王东星,王宏伟,肖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04)
[6]粉煤灰和二灰对桂林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影响[J]. 刘之葵,郭彤,王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03)
[7]pH值对桂林红黏土界限含水率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J]. 李善梅,刘之葵,蒙剑坪. 岩土工程学报. 2017(10)
[8]纳米氧化镁改性黏土强度特性试验[J]. 任真,余湘娟,高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05)
[9]石灰改良红黏土的试验研究[J]. 曾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07)
[10]荆江河段黏性弃土固化利用研究[J]. 陶桂兰,阮健,江朝华,范俊燕. 人民长江. 2016(06)
硕士论文
[1]活性氧化镁碳化固化土微观机理及应用研究[D]. 曹菁菁.东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78190
【文章来源】:公路. 2020,65(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掺量活性MgO改性红黏土击实曲线
获取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是研究三轴压缩条件下土体力学性质的必备前提工作。图2为各围压下各掺量试样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由图2可知活性MgO对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影响较明显。各试样主应力差峰值基本均在轴向应变达3%左右时出现,但在50~200kPa相同围压下,掺适量活性MgO可明显提高试样主应力差峰值;其中改性土试样峰值后随应变增加时,主应力差值下降更迅速,且改性土试样峰值应变点有略提前出现的趋势,反映出土体经改性后塑性有所降低。而在400kPa下,各试样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没有明显峰值点,基本为应变硬化特性,总体而言,红黏土经活性MgO掺入改性后,土体抗剪力学性质及土体受力结构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出现主应力差峰值的试样破坏形式基本均为典型的斜截面剪切破坏,而无明显主应力差峰值的应变硬化型试样多出现鼓胀破坏,如图3所示。图3 试验土样破坏特征形式
试验土样破坏特征形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粉煤灰改良红黏土路用试验研究[J]. 黄娟.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9(02)
[2]活性MgO-粉煤灰固化黄土剪切特性试验研究[J]. 王东星,高向雲,杜怡莹,伍林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8(05)
[3]纳米石墨粉红黏土改良机理试验研究[J]. 白汉营,高宇豪,陈学军,宋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03)
[4]活性氧化镁碳化固化粉质黏土微观机制[J]. 刘松玉,曹菁菁,蔡光华. 岩土力学. 2018(05)
[5]活性MgO固化淤泥水稳特性试验研究[J]. 王东星,王宏伟,肖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04)
[6]粉煤灰和二灰对桂林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影响[J]. 刘之葵,郭彤,王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03)
[7]pH值对桂林红黏土界限含水率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J]. 李善梅,刘之葵,蒙剑坪. 岩土工程学报. 2017(10)
[8]纳米氧化镁改性黏土强度特性试验[J]. 任真,余湘娟,高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05)
[9]石灰改良红黏土的试验研究[J]. 曾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07)
[10]荆江河段黏性弃土固化利用研究[J]. 陶桂兰,阮健,江朝华,范俊燕. 人民长江. 2016(06)
硕士论文
[1]活性氧化镁碳化固化土微观机理及应用研究[D]. 曹菁菁.东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78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57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