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场地高铁隔震桥梁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比较
发布时间:2022-01-12 06:03
根据我国典型高速铁路(高铁)桥梁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试验和桥梁结构设计参数,建立高铁隔震梁桥有限元模型。根据不同场地的地震反应谱特征,提出不同场地条件下高铁隔震桥梁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比较方法。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获得场地条件对典型高铁隔震桥梁概率需求模型的影响规律。
【文章来源】:工程力学. 2020,37(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铁隔震桥梁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 吴迪,戴隆华,臧晓秋,熊焱,吴成亮. 铁道建筑. 2018(04)
[2]串联隔震结构体系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 吴迪,李健军,谭平,熊焱,霍维刚. 工程力学. 2017(S1)
[3]抗震规范中隔震装置的地震风险分析[J]. 熊焱,吴迪,崔杰. 振动与冲击. 2015(13)
[4]桥墩高度对桥梁隔震性能的影响研究[J]. 吴迪,黄泽军,周福霖,崔杰. 土木工程学报. 2014(S2)
[5]高速铁路桥梁基于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研究[J]. 夏修身,赵会东,欧阳辉来.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4(03)
[6]太白路桥减隔震设计分析[J]. 孔令俊,陈彦北,姜其斌. 铁道建筑. 2012(09)
[7]汶川地震铁路工程震害特征及工程抗震设计对策思考[J]. 朱颖,魏永幸.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S1)
[8]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分析及对策[J]. 庄卫林,刘振宇,蒋劲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07)
[9]我国桥梁隔震技术的应用[J]. 范立础,王志强. 振动工程学报. 1999(02)
博士论文
[1]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研究[D]. 杨风利.北京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4241
【文章来源】:工程力学. 2020,37(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铁隔震桥梁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 吴迪,戴隆华,臧晓秋,熊焱,吴成亮. 铁道建筑. 2018(04)
[2]串联隔震结构体系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 吴迪,李健军,谭平,熊焱,霍维刚. 工程力学. 2017(S1)
[3]抗震规范中隔震装置的地震风险分析[J]. 熊焱,吴迪,崔杰. 振动与冲击. 2015(13)
[4]桥墩高度对桥梁隔震性能的影响研究[J]. 吴迪,黄泽军,周福霖,崔杰. 土木工程学报. 2014(S2)
[5]高速铁路桥梁基于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研究[J]. 夏修身,赵会东,欧阳辉来.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4(03)
[6]太白路桥减隔震设计分析[J]. 孔令俊,陈彦北,姜其斌. 铁道建筑. 2012(09)
[7]汶川地震铁路工程震害特征及工程抗震设计对策思考[J]. 朱颖,魏永幸.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S1)
[8]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分析及对策[J]. 庄卫林,刘振宇,蒋劲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07)
[9]我国桥梁隔震技术的应用[J]. 范立础,王志强. 振动工程学报. 1999(02)
博士论文
[1]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研究[D]. 杨风利.北京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4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584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