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交通环境中的行人检测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00:03

  本文关键词:交通环境中的行人检测问题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人安全一直以来是交通安全中的焦点问题。行人检测作为目标检测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很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交通环境中,司机需要了解车辆周围的行人信息。司机根据车辆周围的行人信息,做到规避行人,避免碰撞行人,造成行人伤亡。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场所,行人检测能够提供某地某时某刻的行人数量,根据行人的分布情况,正确引导行人到正确的逃生出口,最大可能的减少行人的伤亡。目前,尤其是基于视觉信息的行人检测技术,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它们严重制约着行人检测的发展。单一的行人特征只能展现行人的部分信息,无法全面充分的描述行人的整体信息。交通环境中,视频监控下行人的大小、姿态和服饰是多样的。处在交通环境中的行人遭受其他物体的遮挡,导致行人的整体结构缺失。这些难点问题都对行人检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以上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特征信息的部位组合的行人检测算法,主要包括:(1)在提取行人特征时,本文结合Gabor特征和HOG特征搭建行人特征库,HOG特征能够对行人的轮廓进行充分的描述,小波变换能够展现出行人图像的高低频信息,二维Gabor滤波器能够描述不同尺度和方向的行人信息,结合以上的特征信息,实现对行人更加全面充分的描述。(2)为了提高行人特征的多样性,在生成行人特征前,对行人图像进行金字塔变换,在不同的行人尺度图像下提取行人特征,增加行人的多尺度信息。(3)提取行人特征,生成的行人特征向量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造成了行人的特征向量维数过高。对行人特征进行PCA降维处理,保留主要的行人信息,更好的融入Adaboost算法,提升检测速度。(4)使用头肩部和腿部共同检测行人,由传统的整体检测行人转变成部位组合检测,有效的解决行人的部分遮挡问题,提升行人检测的精度。在INRIA、MIT和Daimler行人库中统计了本文方法的行人检测率和误报率,并与其它行人检测方法作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特征信息部位组合的行人检测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充分的描述行人的整体信息,能够提升行人检测的精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关键词】:行人检测 HOG特征 Gabor特征 机器学习 Adaboos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5;TP391.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12-17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17-18
  • 1.4 本章小结18-19
  • 第2章 行人检测的技术分析19-29
  • 2.1 前言19
  • 2.2 经典的行人特征提取算法19-23
  • 2.2.1 Haar-Like特征19-21
  • 2.2.2 HOG特征21
  • 2.2.3 SIFT特征21-23
  • 2.2.4 Gabor特征23
  • 2.3 行人检测的分类算法23-28
  • 2.3.1 支持向量机算法24-25
  • 2.3.2 神经网络算法25-27
  • 2.3.3 boosting类别算法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基于多特征信息的行人检测29-51
  • 3.1 前言29
  • 3.2 行人轮廓信息的提取29-34
  • 3.2.1 颜色/gamma规格化29
  • 3.2.2 计算梯度29-31
  • 3.2.3 对各cell的梯度方向加权直方图进行统计31-32
  • 3.2.4 同一块中的对比规格化32-34
  • 3.3 行人方向信息的提取34-36
  • 3.3.1 二维Gabor滤波器35
  • 3.3.2 实部和虚部35-36
  • 3.4 各人体特征的识别实验36-40
  • 3.5 基于多特征信息的行人检测40-49
  • 3.5.1 预处理41-42
  • 3.5.2 特征信息融合42-43
  • 3.5.3 特征降维43-44
  • 3.5.4 实验及结果44-49
  • 3.6 本章小结49-51
  • 第4章 基于多特征信息的部位组合的行人检测51-68
  • 4.1 前言51
  •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行人分类算法51-57
  • 4.2.1 行人特征信息的学习流程51-54
  • 4.2.2 训练误差54-55
  • 4.2.3 泛化误差55-57
  • 4.3 增加行人的多尺度信息57-58
  • 4.4 生成组合分类器58-59
  • 4.5 模板识别与合并59-60
  • 4.5.1 模板识别59-60
  • 4.5.2 模板合并60
  • 4.6 特征提取与检测流程60-62
  • 4.7 实验及结果62-67
  • 4.8 本章小结67-68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68-69
  • 5.1 总结68
  • 5.2 未来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4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74-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J];山西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2 唐震;季一强;朱陈晨;肖雷;;基于不确定推理的校园交通环境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年07期

3 潘晓东;;交通环境中的人文环境[J];都市文化研究;2007年01期

4 白云武;;浅谈高速公路交通环境与优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3期

5 毕树东;;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J];车世界;2002年10期

6 骆万众;;良好的交通环境要靠自己创造[J];汽车与驾驶维修;1995年09期

7 刘家毅;加大创建力度净化交通环境──阜阳市规范人力三轮车管理[J];现代交通管理;2000年04期

8 冯震,苏艺,王娜;交通环境的法律治理与道德约束[J];交通环保;2003年05期

9 ;交通环境保护工作3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长沙召开[J];交通环保;2003年06期

10 郭程轩,甄坚伟;广州市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潘晓东;殷艳红;;交通环境中的礼让精神[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潘晓东;;交通环境中的人文环境[A];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3 赵延德;张慧;;临沂市交通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吴祖宜;姚雪珍;;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根本出路在管理——以西安市为例[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张翔;何汉武;胡兆勇;王鹏;;虚拟交通环境下自主汽车智能驾驶行为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友渔;;坚持解放思想为建设强市名城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7 徐国忠;;从驾驶心理看公路交通肇事[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8 房小怡;蒋维楣;徐敏;季崇萍;刘海涛;;北京交通环境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9 ;浙江将建交通环境监测信息平台[A];浙江港航(2013年第3期总第59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潘未末邋通讯员 许觉辉;市交通部门 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交通环境[N];深圳特区报;2008年

2 罗文明;营造良好交通环境[N];四川政协报;2008年

3 承德市监察局副局长 张富民;对进一步优化承德交通环境的思考[N];承德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玲 通讯员 胡树真 刘存东;坚决打好优化城区道路交通环境攻坚战[N];济宁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李向文 刘跃 曾永洪;持之以恒 推进中心城区交通环境综合整治[N];玉溪日报;2012年

6 记者 周龙;按照合同约定加快建设进度改善交通环境方便群众出行[N];白银日报;2013年

7 王蕾 本报记者 苏爱兵 李明鹭;全力创建优质高效安全交通环境[N];双鸭山日报;2013年

8 蔡鹏;同步推进两期工程 确保交通环境顺畅[N];晋中日报;2013年

9 记者 邵晓毅;打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N];抚顺日报;2014年

10 通讯员 楚亚恒 冯录林;解民困 排民忧 打造安全快捷交通环境[N];西安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有;交通环境下驾驶行为模拟与应急驾驶可靠性建模[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朋伟;交通环境目标跟踪[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韩春;交通环境中的行人检测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卢永明;驾驶安全控制实验平台中虚拟交通环境创建方法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4 孟妮;不同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员注视行为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5 岳珂;拥挤交通环境下高速公路重型车车辆折算系数的确定[D];长安大学;2013年

6 崔丛;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负荷预测与经济损失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日辉;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8 陈治宇;佛山市城区交通环境PM_(2.5)污染特征及源解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佳琦;典型交通环境细颗粒物和亚微米颗粒物化学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10 崔海虎;双车道公路交通环境下驾驶人视觉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交通环境中的行人检测问题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80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3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