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二型模糊集合理论的交通流长时预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02:13

  本文关键词:基于二型模糊集合理论的交通流长时预测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交通流数据检测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有效地处理海量交通流数据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交通流数据处理领域中,交通流长时预测对交通管理和规划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引入二型模糊集合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数据突出的处理能力、容错能力,对城市道路交通流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完成交通流长时预测,为交通管理和规划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区间二型模糊集合的交通流长时预测框架及其实现方法,用于预测未来一天的交通流数据。该框架分为三个模块:交通流数据预处理模块、二型模糊化模块和交通流数据长时预测模块。其次,结合二型模糊集区间输入数据需要,创新性地引入置信区间概念,应用中心极限定理,实现了区间二型模糊集合在交通流数据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第中心极限定理将交通流由点数据转换成置信区间,在满足区间二型模糊集输入数据的前提下,有效提取了交通流数据特征。第二,由于区间二型模糊集合理论具有处理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时间序列数据的能力,本文构建了基于区间算法的交通流预测框架,对不确定的交通流数据进行了确定的描述。第三,该框架应用了中心极限定理和区间算法的合理性判别、并运算等方法,具有很好的容错能力,无需清洗原始数据。最后,基于交通流实测数据的仿真实验说明实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预测误差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定在较低的水平。本文所用的交通流长时预测结果是由上限预测曲线和下限预测曲线包围形成的一个区域,其给出了交通流的可能变化范围,这是传统预测方法无法做到的。此外,本文讨论了长时预测框架中比例因子和滤波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交通流预测 区间二型模糊集合 区间算法 中心极限定理 置信区间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1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14
  • 1.1 研究背景11
  • 1.2 课题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12-13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论文结构13
  • 1.4 本章小结13-14
  • 2 交通流预测问题研究综述14-21
  • 2.1 引言14
  • 2.2 基于模型的动态交通分配14-16
  • 2.2.1 动态交通分配分类14-15
  • 2.2.2 存在的问题15-16
  • 2.3 基于数据的交通流预测16-20
  • 2.3.1 短时预测16-19
  • 2.3.2 长时预测19-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3 二型模糊集合理论概述21-29
  • 3.1 引言21
  • 3.2 不同集合定义21-25
  • 3.2.1 一型模糊集合21-22
  • 3.2.2 区间值模糊集合22
  • 3.2.3 二型模糊集合22-24
  • 3.2.4 区间二型模糊集合24-25
  • 3.3 区间二型模糊集合概念25-27
  • 3.3.1 不确定轨迹25-26
  • 3.3.2 二型模糊集合示例26-27
  • 3.4 本章小结27-29
  • 4 交通流长时预测框架的提出及其实现方法29-38
  • 4.1 交通流长时预测框架简介29-30
  • 4.2 交通流数据预处理模块30-33
  • 4.2.1 滤波31
  • 4.2.2 交通流数据的置信区间描述31-33
  • 4.3 二型模糊化模块33-36
  • 4.3.1 模糊化算法33-34
  • 4.3.2 区间算法数据部分34-35
  • 4.3.3 区间算法模糊集部分35-36
  • 4.4 交通流数据预测模块36
  • 4.5 预测框架误差分析方法36-37
  • 4.6 本章小结37-38
  • 5 交通流长时预测仿真实验38-47
  • 5.1 预处理模块仿真实验38-40
  • 5.2 二型模糊化模块仿真实验40-42
  • 5.2.1 归十化40
  • 5.2.2 区间算法数据部分40-41
  • 5.2.3 区间算法模糊集部分41-42
  • 5.3 预测模块仿真实验42-43
  • 5.4 预测框架误差分析43-46
  • 5.5 本章小结46-47
  • 6 敏感参数分析47-60
  • 6.1 引言47
  • 6.2 比例因子取值研究47-51
  • 6.2.1 比例因子对预测结果误差的影响48-49
  • 6.2.2 比例因子与重心曲线的关系49-51
  • 6.3 滤波方法研究51-58
  • 6.3.1 滤波简介51-52
  • 6.3.2 数字滤波器52
  • 6.3.3 不同滤波方法对长时预测结果的影响52-58
  • 6.4 本章小结58-60
  • 7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6
  • 图索引66-67
  • FIGURE INDEX67-69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9-71
  • 学位论文数据集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涛,熊坚,万华森;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通流微观仿真建模与实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3期

2 庹满先;彭光含;;考虑相对流量影响的交通流合作驾驶格子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杉崎昭生;;海上船舶交通流模拟器[J];中国航海;1986年02期

4 洪涛;;从“交通流”的调查谈公路建设[J];公路;1989年03期

5 袁秀湘;人工智能在交通流管理中的应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1年02期

6 熊烈强,陈明昭,严新平;实际交通流的运动微分方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7 俞礼军,严海,严宝杰;最大熵原理在交通流统计分布模型中的应用[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8 广晓平,钱勇生,赵鹏;交通流中的回波及其传播特征(英文)[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贺国光,马寿峰,冯蔚东;对交通流分形问题的初步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鹏,刘儒勋;交通流问题的有限元分析与模拟(Ⅱ)[J];计算物理;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垒;郑小平;;交通流中的力学模型模拟与仿真[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进;史其信;陆化普;;交通流可预测性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王正;;拥挤交通流非线性模型及仿真[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东南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4 温伟刚;蒋海峰;魏学业;;短期交通流的局部分形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余正;刘锦松;张志勇;;交通流问题数学模型的初级讨论[A];鲁冀晋琼粤川六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郑俊耀;余春艳;;数字荷尔蒙模型下的交通流诱导优化算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崔洪军;陆建;;大型活动交通流时空消散模型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廖大彬;马万经;;网络交通流宏观基本图研究综述[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9 许岩岩;翟希;孔庆杰;刘允才;;基于分类回归树的交通流短时预测[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10 魏超;陆Ym蕾;刘允才;;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速度估计[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左燕东;全省旅游交通流预计呈现几何剧增[N];山西日报;2014年

2 夏红兵 沈后功;情况复杂多变化 科学组织交通流[N];扬州日报;2006年

3 黄霖 丁胤福;打造畅通工程 建设国际化城市[N];法制日报;2003年

4 记者 郭世锋;济南“全运交通图”轮廓初现[N];济南日报;2009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200万辆是否已是承受上限?[N];深圳特区报;2012年

6 ;各大都市de汽车政策[N];江苏经济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李林;郑州地铁2号线力争不“添堵”[N];河南日报;2010年

8 新华;柏林道路疏堵:管理重于修路[N];中国交通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一项缓解交通拥堵的举措[N];贵阳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昕;基于协同学的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宋学文;高速公路扩建期交通流组织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孟梦;组合出行模式下城市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彭博;大范围交通控制与交通流诱导协同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孔祥杰;城市路网交通流协调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刘玉印;出行者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网络均衡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皓莹;基于多品种流方法的城市拥堵路段分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梦露;基于实时交通流的大窑湾港区干线协调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于新莲;考虑有限理性的交通流Day-to-day动态演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占怡莹;基于绿波原理的路网协调控制技术[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5 孙莉;城市区域交通信号协同控制模型及方法[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6 江超阳;基于二型模糊集合理论的交通流长时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王中芳;城市动态路网优化及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强;交通流时间序列的聚类分析方法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曾靖静;组合出行模式下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郑建峰;交通流与区域空间联系的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二型模糊集合理论的交通流长时预测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80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1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