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高速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黄土地区高速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黄土面积高达63.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6.3%。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速铁路隧道需要穿越黄土地区,甚至要近接既有建(构)物。新建铁路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渑池至灵宝段阌乡隧道下穿连霍高速段最大开挖面积达174.8m2,属黄土地区罕见超大断面隧道。鉴于黄土自身工程特性,如何保障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连霍高速正常通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郑(郑州)西(西安)铁路客运专线上的阌乡隧道近距离下穿连(连云港)霍(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施工为背景,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同时结合现场试验段监测数据,探讨控制地表沉降的工程措施,进而得到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类似工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依托工程试验段现场监控量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黄土地区隧道近距离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时地表沉降的控制标准。2.通过对依托工程试验段数模模拟,研究了隧道动态开挖引起的地层沉降与地表沉降规律,得到了黄土地区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3.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重点分析研究了埋深及开挖工法对既有高速公路沉降变形的影响,得到隧道埋深与地表最大沉降量及沉降影响宽度的关系,以及在隧道一定埋深条件下,双侧壁导坑法比CRD法更有利于控制地表沉降。4.根据对试验段围岩压力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到隧道围岩稳定后,土压力分布近似呈X型,拱腰与墙脚处土压力较大。5.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施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阌乡隧道近距离下穿连霍高速公路施工时地表沉降控制的措施:优化施工工艺、及时封闭、加强超前支护与初期支护等。
【关键词】:黄土 高速铁路隧道 近接施工 高速公路 地表沉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5.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9
- 1.2.1 黄土隧道研究现状12-15
- 1.2.2 地表沉降变形理论及预测方法15-19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9-21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3.2 技术路线20-21
- 第2章 高铁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安全控制标准21-31
- 2.1 引言21
- 2.2 下穿段地表沉降控制标准21-26
- 2.2.1 地表最大沉降控制标准22-24
- 2.2.2 地表不均匀沉降控制标准24-25
- 2.2.3 地表沉降速率控制标准25-26
- 2.2.4 下穿段地表沉降管理值26
- 2.3 下穿段隧道结构安全性控制标准26-29
- 2.3.1 高铁隧道结构变形控制标准27-28
- 2.3.2 高铁隧道结构强度控制标准28-29
- 2.3.3 高铁隧道结构安全系数控制标准29
- 2.4 本章小结29-31
- 第3章 高铁隧道下穿施工数值模拟研究31-41
- 3.1 引言31-32
- 3.2 计算模型概述32-34
- 3.2.1 模型建立32-33
- 3.2.2 本构关系及计算参数33-34
- 3.3 地表沉降敏感因素分析34-40
- 3.3.1 不同埋深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34-37
- 3.3.2 不同施工工法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37-40
- 3.4 本章小结40-41
- 第4章 隧道现场监测及分析41-55
- 4.1 工程概况41-42
- 4.2 试验内容及测点布置42-44
- 4.2.1 监测内容42
- 4.2.2 断面选取及测点布置42-44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44-53
- 4.3.1 地表沉降规律研究44-47
- 4.3.2 土体分层沉降规律47-49
- 4.3.3 隧道拱顶沉降规律49-51
- 4.3.4 围岩压力分布规律51-52
- 4.3.5 钢架内力分布规律52-53
- 4.4 本章小结53-55
- 第5章 高铁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地表沉降控制技术55-64
- 5.1 常用的地表沉降控制措施55-58
- 5.1.1 地层预加固方法55-56
- 5.1.2 优化施工方法56-57
- 5.1.3 改善支护措施57-58
- 5.2 依托工程地表沉降控制措施58-62
- 5.2.1 优化施工工艺58-59
- 5.2.2 及时封闭断面59-60
- 5.2.3 加强超前支护60-61
- 5.2.4 加强初期支护61-62
- 5.3 本章小结62-64
- 结论与展望64-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6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第一号通知[J];铁道标准设计;2006年07期
2 李书庆;;高速铁路隧道减小空气动力的措施[J];河南建材;2011年06期
3 张向旭;;浅析国内外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实例[J];才智;2013年15期
4 ;世界最大直径的掘进机正在荷兰施工[J];现代隧道技术;2002年03期
5 吴涛;彭立敏;施成华;艾小冬;;高速铁路隧道线下工程变形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9年01期
6 魏隽;;高速铁路隧道噪声原理及控制[J];山西建筑;2010年22期
7 琚国全;陈赤坤;曹_g;赵辉雄;;中德高速铁路隧道技术标准对比分析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1年02期
8 段超;;浅谈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9期
9 张金磊;;浅谈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09期
10 殷庆武;;高速铁路隧道质量缺陷处理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中铁隧道集团2006年客运专线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勤俭;肖伟;易图兵;;浅论寒冷地区高速铁路隧道温度场变化特性及其影响[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悦新;何树第;;略论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王中平;;高速公路扩建对下伏高速铁路隧道安全状态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梅元贵;;高速铁路隧道压力波—维模型数值方法简介[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仇文革;龚伦;;论高速铁路隧道支护结构质量检测技术[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岗 王昌尧 朱颜明;世界最长的高海拔高速铁路隧道 祁连山隧道全面开工建设[N];中华建筑报;2010年
2 通讯员许岗 朱颜明 记者王昌尧;世界最长高海拔高速铁路隧道开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3 戴小巍;肖明清:高速铁路隧道设计的奠基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4 张喜平 刘伟 唐新华;遂渝高速铁路隧道贯通[N];四川日报;2004年
5 记者 矫阳;已掌握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关键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钱厚琦;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浩波;大断面浅埋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黄娟;基于损伤理论的高速铁路隧道结构振动响应分析及疲劳寿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丁祖德;高速铁路隧道基底软岩动力特性及结构安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李修柏;特长高速铁路隧道火灾人员疏散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赵文成;高速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寒;高速铁路隧道洞外单开口缓冲结构抗震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粟威;高速铁路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可靠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梁春祥;黄土地区高速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范斌;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及其对支护结构耐久性影响[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信议;高速铁路隧道内气动荷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魏雪云;高速铁路隧道列车振动响应分析及减振降噪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赵昱萌;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救援设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8 杨帆;基于旋成体模型的高速铁路隧道进出口波的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9 毕立栋;高速铁路隧道穿越高层建筑施工力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陈东柱;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黄土地区高速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3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