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索布置方式对斜拉桥抗震能力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斜拉索布置方式对斜拉桥抗震能力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交通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桥梁建设更是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简支桥、连续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等桥梁结构跨径不断增加。在各桥型中,斜拉桥因其可以实现大跨径,以及其自身的稳定性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在最近几十年的建设中更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航运的繁荣,为斜拉结构的桥梁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进入21世纪,地球进入了地震期,地震被认为是一种破坏力大又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其强震的发生时常会给社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斜拉桥的减、隔震特性分析的重要程度就变得日益明显。为了保证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确保桥梁的设计使用寿命,对桥梁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论文针对斜拉结构桥梁的减、隔震特征研究,进行了以下工作:(1)论文对国内外的斜拉桥建设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了地震的作用机理,并且对斜拉桥的减隔震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2)全面分析总结桥梁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对地震特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静力法、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缺陷。(3)分析不同的减隔震方法,包括铅芯橡胶支座,粘滞阻尼器等等。通过试验研究铅芯橡胶支座,得出相关性能指标,然后选用Midas软件对铅芯橡胶桥梁支座进行了有限单元法的模拟。为斜拉桥减隔震性能研究提供依据。(4)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进行斜拉桥建模模拟,根据斜拉索布置方式的不同,分析不同斜拉索布置形式下的桥梁抗震情况。为桥梁抗震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斜拉桥 Midas/civil 铅芯橡胶支座 斜拉索布置 减隔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2.55;U448.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引言9
- 1.2 斜拉桥的结构形式9-12
- 1.3 斜拉桥的发展情况12-15
- 第2章 桥梁抗震理论分析15-29
- 2.1 地震带分布15-17
- 2.2 地震危害17-19
- 2.3 抗震理论分析19-27
- 2.3.1 静力法20-21
- 2.3.2 反应谱法21-23
- 2.3.3 时程分析法23-27
- 2.4 本章小结27-29
- 第3章 减隔震桥梁支座29-38
- 3.1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30-34
- 3.1.1 双线性模型31-32
- 3.1.2 修正双线性模型32-33
- 3.1.3 等效双线性模型33-34
- 3.2 粘滞阻尼器34-37
- 3.2.1 线性模型35-36
- 3.2.2 Kelvin模型36-37
- 3.2.3 Maxwell模型37
- 3.3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斜拉桥建模分析38-44
- 4.1 工程概况38
- 4.2 建模过程38-44
- 第5章 斜拉桥不同斜拉索布置方式抗震能力分析44-56
- 5.1 斜拉桥反应谱分析44-47
- 5.2 斜拉桥时程分析47-56
- 第6章 斜拉桥有无铅芯支座抗震能力分析56-64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64-66
- 7.1 主要结论64
- 7.2 展望64-66
- 致谢66-68
- 参考文献68-72
- 作者简介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HOU JiLin;JANKOWSKI Lukasz;OU JinPing;;Substructure isolation and damage identification using free response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4年09期
2 金立新;郭慧乾;;多塔斜拉桥发展综述[J];公路;2010年07期
3 刘海卿;邵志姣;;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效果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3期
4 陈光华;;斜拉桥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8年19期
5 包立新;李小珍;卫星;庄卫林;;宜宾长江公路大桥斜拉桥抗震性能评价[J];工程力学;2008年02期
6 杨征宇;宋桂峰;楼庄鸿;;我国独塔斜拉桥[J];预应力技术;2007年03期
7 钟铁毅;杨风利;吴彬;;铅芯橡胶支座隔震铁路简支梁桥双向地震响应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03期
8 蔺鹏臻;刘凤奎;周世军;刘世忠;;部分斜拉桥的力学性能及其界定[J];铁道学报;2007年02期
9 朱劲松;肖汝诚;;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9期
10 韩艳;夏禾;郭薇薇;;斜拉桥在地震与列车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风利;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育廷;减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2 李永成;大跨铁路矮塔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及减隔震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3 高鑫;铁路隔震桥梁地震响应分析及隔震支座参数优化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4 周茂定;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减隔震措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5 王琳;基于地震响应分析的矮塔斜拉桥减隔震措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6 吕志勇;不同隔震支座的隔震效应分析对比[D];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
7 卢兰刚;连续梁桥三种抗震设计方法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滕文刚;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与减隔震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陈国阳;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分析与减隔震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贺延鹏;地震作用下隔震梁桥体系动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斜拉索布置方式对斜拉桥抗震能力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3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