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承式路基二维土拱效应及其加固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桩承式路基二维土拱效应及其加固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桩承式复合路基主要由桩、砂石垫层、路堤填料和软土路基四部分组成。与传统路基加固方法相比,它可以有效控制工后沉降、节省工程成本、减小工程所需的时间,因此桩承式路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区的路堤建设中。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的重点在于路堤中土拱效应的发挥和路堤的高度:路堤较低、土拱效应发挥不充分,路堤表面会出现差异沉降,影响路堤的正常使用;反之,路堤过高则会降低桩承式路基的经济效应。本文首先介绍了桩承式路基的作用机理、桩间土应力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传统Trapdoor试验和桩承式路基二维试验中破坏面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桩间土应力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对软土地区桩承式路基的加固机理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重点研究了路堤中的等沉面高度以及应力转移大小。(1)利用多重拱理论的计算结果,可以知道,路堤填料的性质、填土高度以及桩间距都能影响路堤荷载的转移,合理的选择路堤填料、确定桩帽尺寸与桩间距之比,能够有效的提高桩承式路基的加固性能。通过Zhuang等提出的计算理论,定量分析加筋体薄膜效应,结果表明:加筋体拉伸强度越大,加筋作用越明显;软土厚度越大,路基沉降越大,加筋作用越明显;软土压缩模量越大,路基性质越好,加筋体的加筋效果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桩(帽)尺寸越大,作用在加筋体上的竖向应力越小,加筋体的加固作用得不到很好地发挥。(2)Trapdoor二维试验中,随着活动板沉降量的增加,填土中出现多级破坏面,破坏面形状逐渐由三角形向竖直面转换。桩承式路基二维土拱效应试验中,由于桩的存在,填土中破坏面形状与Trapdoor二维试验有所不同:在活动板下降过程中,桩顶部会出现一个被挤密的三角楔形体,填土荷载通过这个楔形体向桩顶转移,楔形体的高度与填土内摩擦角和桩宽度密切相关;当填土高度与活动板宽度之比(高宽比)大于等于3时,填土表面不会出现差异沉降;基于试验得到的破坏面形状,推导了作用在活动板上土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理论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的有效性。(3)随着活动板沉降量的不断增加,填土表面的沉降量逐渐增大,沉降发展趋势与地基承载力曲线类似,存在一个临界活动板沉降量。一旦活动板沉降量大于此临界值,填土表面沉降急剧发展,填土将面临失稳。填土密度越小,活动板宽度越大,临界沉降量越小,填土稳定性越低。(4)简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路堤相对高度大于4时,桩土差异沉降不会延伸到路堤表面,路堤中出现等沉面,等沉面的高度为桩间净距的1.5-2倍;当等沉面产生后,桩体荷载分担比随路堤高度基本不再发生变化;当桩间距和路堤高度保持不变时,等沉面的高度和桩体荷载分担比随软土性质的增强线性减小。(5)桩承式路基加固效果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桩模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软土的路基沉降,桩模量达到一定值后,增加桩模量对改善桩承式路基加固效果的作用不大;路堤填筑速率对桩承式路基的承载力稳定性比较大,路堤填筑速率过大,路基中孔隙水压力增长较快,路基会发生承载力破坏,路堤的填筑将不能正常完成;桩长对路基沉降影响比较大,桩长越长,路基表面沉降越小;桩间距对桩承式路基加固效果的影响特别大,增加桩间距会导致路基表面沉降和差异沉降的增加;等沉面的出现意味着路基表面差异沉降不会延伸到路堤表面,利用第四章的计算公式可以估算路堤中等沉面的高度,为桩承式路基的设计提供初步参考依据;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对比,可以说明Terzaghi理论和多重拱理论可以很好的计算桩承式路基中桩土应力比。
【关键词】:桩承式路基 模型试验 三维数值模拟 土拱效应 等沉面高度 桩体荷载分担比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6.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20
- 变量注释表20-21
- 1 绪论21-33
- 1.1 研究背景21-22
- 1.2 桩承式复合路基应用现状)22-25
- 1.3 桩承式复合路基研究现状25-31
- 1.4 存在的问题31
- 1.5 本文研究内容31-33
- 2 桩承式复合路基工作性能的理论研究33-53
- 2.1 桩承式复合路基的工作原理33
- 2.2 土拱效应的理论研究33-43
- 2.3 加筋体薄膜效应的理论研究43-47
- 2.4 参数分析47-52
- 2.5 本章小结52-53
- 3 土拱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53-79
- 3.1 引言53-54
- 3.2 试验装置54-57
- 3.3 试验设计57-59
- 3.4 试验方法59
- 3.5 试验数据分析59-77
- 3.6 本章小结77-79
- 4 简化的桩承式路基三维数值模拟79-95
- 4.1 引言79
- 4.2 数值模拟模型79-82
- 4.3 试验方案设计82-83
- 4.4 参数分析83-93
- 4.5 本章小结93-95
- 5 桩承式路基加固效果的三维数值模拟95-118
- 5.1 引言95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95-97
- 5.3 桩承式路基计算模型97-103
- 5.4 参数分析103-117
- 5.5 本章小结117-118
- 6 结论与展望118-120
- 6.1 结论 (Conclusions)118-119
- 6.2 展望 (Prospect)119-120
- 参考文献120-126
- 作者简历126-128
- 学位论文数据集1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基工程》2005年总目次第1~6期(总第118~123期)[J];路基工程;2005年06期
2 刘玲,范智杰;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问题及防治[J];重庆建筑;2005年04期
3 范文田;;《路基工程》2004年的他引率位居全国同类专业期刊前列[J];路基工程;2006年01期
4 ;《路基工程》2006年总目次 第1~6期(总第124~129期)[J];路基工程;2006年06期
5 朱晓金;杜梅;马红;;浅谈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5期
6 ;路基工程·中铁十二局[J];铁道建筑技术;2009年01期
7 辛建丽;;路基工程费用对江苏高速公路造价的影响[J];现代交通技术;2009年04期
8 苑杰;史娜娜;;浅谈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J];科技风;2009年04期
9 魏秉鸿;;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探析[J];科技传播;2010年18期
10 陈宪国;;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处理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抗常;;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水平[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张青松;;论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及处理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3 刘义富;;浅论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玉富;;黑龙江省粘性土路基填料强度评价及改善措施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5 秦海莲;高传贤;;对如何消除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几点建议[A];长治—晋城高速公路总结大会专辑[C];2004年
6 王开保;;公路填挖交界路基病害处治的设计方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7 俄广迅;滕建军;郎吉娥;;浅析加强路基稳定的施工工艺[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8 向波;李勇;;汶川大地震震中生命线路基工程保通处治简述[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9 赵峰;;浅谈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A];2014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崔国海;许风臣;;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及处治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满益群;路基工程 月底完工[N];张家界日报;2007年
2 记者 屈孝渊 艾蓓;安康大道路基工程完成90%以上[N];安康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芳;确保年底顺利完成路基工程[N];张家界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周和平;路基工程:9月底完工[N];张家界日报;2007年
5 马秋平邋记者 赵晓强 尹一平;确保今年底完成路基工程[N];锦州日报;2007年
6 张晓东邋赵柏洋;150公里通乡油路路基工程通过检测[N];南充日报;2008年
7 马海君 刘凤云;承唐高速公路兴隆连接线路基工程竣工[N];承德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于学峰 许雯雯 缪如芳 记者 燕明;承朝高速公路今年将完成全线路基工程[N];承德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姜峰;坚实而稳固的路基[N];人民铁道;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雷黎丽;确保乐宜高速路基工程年前完工[N];乐山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过震文;细砂路基长期性能及其保障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夏利江;多年冻土区典型工程太阳辐射规律及热边界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高翔;高速公路新老路基相互作用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张永清;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特性与控制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6 翁效林;高速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郑飞龙;轨道路基动力响应原位试验电液伺服激振系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8 徐光辉;路基系统形成过程动态监控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黎剑华;条形药包硐室控制爆破仿真研究及其在高等级路基工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5年
10 杨洋;公路处治土THMC耦合模型及路基变形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群群;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影响与沉降限值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肖硕;南方湿热地区典型路基土干法与湿法击实试验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3 翟明虎;黄泛区粉土路基强夯质量研究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4 李恩奎;平原水网区黏性土路基修筑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何雨;有轨电车路基荷载特征与结构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刘光鹏;地下水变化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桩网结构路基变形及线路平顺性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于一凡;黄泛区粉土路基冲击压实动力特性研究与机理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8 刘文月;库岸路基变形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郜利飞;高水位季冻区砂土路基工程环境变化特征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10 唐勇斌;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桩承式路基二维土拱效应及其加固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3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