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低需求区域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模式及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20:00

  本文关键词:低需求区域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模式及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域不断外扩,在大城市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形成了众多小型的卫星城镇。然而,这些地区人口密度低、出行需求低并且出行地点比较分散,使得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较少,难以维持固定线路、固定班次的传统公共运输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出行。同时,在主城区小型社区周边,出行高峰时期出行人数较多,常规公交能够实现经济有效的运营。而在出行平峰时期出行人数较少,常规公交完全不能实现经济有效的运营。随着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逐年增加,常规公交也不能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比较高品质的服务。而能够提供门到门运输服务的出租车出行费用往往较高,不是一般工薪阶层所能随时承受的。常规公交的这些缺陷,不但造成了居民出行极为不便,还降低了其对居民出行的吸引。因此,为了公共交通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来完善现有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首先,本论文基于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的基本概念,深入学习国外的成功案例,以及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服务特征、车辆类型、通行能力,并对该运输模式与其它运输模式做出比较。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其市场定位、服务机制、运营模式、功能需求、运营流程等,构建了该服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其次,结合我国城市经济水平、城市结构、人口结构以及我国交通信息化发展水平,剖析我国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外部条件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再深入分析其关键技术参数(松弛时间、需求响应式公交固定站点、服务区域、发车频率、车辆技术速度),构建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的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本文以重庆市城市边缘地区以及主城区小型社区平峰时段为例开展需求响应式公交的适应性分析,并对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在我国发展提出些许建议。本文根据对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的研究表明:在城市边缘地区和主城区小型社区等低需求区域适合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不仅能够提高居民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还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公共交通运营企业所获利益增加。本文为我国低需求区域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例参考。
【关键词】:需求响应式公交 低需求区域 运营模式 适应性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12-17
  • 1.2.1 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14-16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6-17
  • 1.3 研究内容17-18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18-20
  • 第二章 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概述20-27
  • 2.1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概念及特征20-24
  • 2.1.1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概念20-21
  • 2.1.2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服务特征21-22
  • 2.1.3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车辆类型22-23
  • 2.1.4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通行能力23-24
  • 2.2 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输模式与其它运输模式的比较24-26
  • 2.2.1 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输模式与其它运输模式的联系24-25
  • 2.2.2 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输模式与其它运输模式的区别25-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构建27-39
  • 3.1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市场定位27-28
  • 3.2 需求响应式公交系统的服务机制28-32
  • 3.2.1 预约服务28
  • 3.2.2 调度系统28-30
  • 3.2.3 票价制定30-31
  • 3.2.4 服务质量评价31-32
  • 3.3 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模式32-35
  • 3.4 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35-37
  • 3.4.1 运营商功能需求分析35-36
  • 3.4.2 乘客功能需求分析36-37
  • 3.5 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运营流程37-39
  • 第四章 需求响应式公交适应性分析39-56
  • 4.1 外部条件适应性分析39-41
  • 4.1.1 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39
  • 4.1.2 城市结构的适应性研究39-40
  • 4.1.3 人口结构的适应性研究40-41
  • 4.1.4 交通信息化的适应性研究41
  • 4.2 需求响应式公交关键技术参数41-48
  • 4.2.1 松弛时间42-44
  • 4.2.2 需求响应式公交固定站点44-45
  • 4.2.3 服务区域45-46
  • 4.2.4 发车频率46-47
  • 4.2.5 车辆技术速度47-48
  • 4.3 需求响应式公交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48-55
  • 4.3.1 乘客成本48-51
  • 4.3.2 运营商成本51-52
  • 4.3.3 社会成本52-53
  • 4.3.4 综合收益差53-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实例分析56-78
  • 5.1 重庆市开展需求响应式公交外部环境适应性分析56-58
  • 5.1.1 经济发展的适应性56
  • 5.1.2 城市结构的适应性研究56
  • 5.1.3 人口结构的适应性研究56-57
  • 5.1.4 交通信息化的适应性研究57-58
  • 5.2 重庆市开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技术适应性分析58-76
  • 5.2.1 城市边缘地区开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适应性分析58-67
  • 5.2.2 主城小型社区开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适应性分析67-76
  • 5.3 开展需求响应式公交的建议76-78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8-80
  • 6.1 论文研究结论78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78-80
  • 致谢80-81
  • 参考文献81-86
  • 附录86-8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7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汪玉琼;响应式网页的界面设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2 张聪聪;基于响应式Web设计中用户界面的分析与探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3 陈宇婷;基于响应式Web的协同职教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5年

4 詹静;低需求区域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模式及适应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5 陈曦;面向多设备响应式设计的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林瀛瀛;响应式设计技术在视频网站开发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4年

7 祁琪;响应式设计在传统幼教行业的实际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低需求区域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模式及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6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76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